全球关于未来就业的讨论往往聚焦于办公室工作、白领自动化和企业生产力。但这类讨论经常忽视一点,即对于全球南方的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很少是正规的。
目前,农民平均年龄偏高,超过55岁。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到2030年,预计超过20%的工作岗位将因数字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动荡而发生转变。这一趋势已经在重塑人才的发掘、培训和配置方式,因此市场也需要新的策略来确保技能与机会的匹配。
过去25年,掌握互联网操作和使用微软Office等工具的能力一直是获得白领工作的基本条件。这些数字技能至今仍然很重要,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中,仅凭这些已经远远不够。
和生命中其他事情一样,变老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旅程。要想“优雅地老去”,更是如此。正是制度、部门和政策共同构筑了这样的支持生态——使个体得以在健康保障与经济安全中优雅老去。
过去几十年间,出生率的持续下滑已经为多数发达国家未来劳动力的减少埋下伏笔。
如今的员工想要什么?全球招聘公司任仕达 (Randstad) 的研究显示,虽然工资仍然很重要,灵活性、归属感和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也是员工极为看重的因素。
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着从地缘政治分裂到技术变革等诸多因素的考验和挑战。
全球每安装两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在中国投入使用。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出现这一趋势的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劳动适龄人口 有所下降。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在2024年的实习项目中收到了315126份申请。同年,谷歌收到了300多万份申请,麦肯锡收到了100多万份申请。2014年至2022年,印度中央政府职位的申请数量更是高达2.205亿。
职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目前,全球许多雇主已采取措施,投资于员工身心健康。仅在亚太地区,自2020年以来,员工身心健康的投资就增长了27% ,50%的雇主将其公司总收入和福利资金的4%用于员工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