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公民必须发挥全球催化作用
截止上个月,183位企业首席执行官签署了一份声明,承诺他们要超越“股东至上”的魔咒,转而关注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很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但将美国企业圆桌会议声明仅仅斥之为一项公关噱头而不予理睬是因为未能意识到企业前进所面临的剧烈逆风压力——也没有考虑到事实已经验证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截止上个月,183位企业首席执行官签署了一份声明,承诺他们要超越“股东至上”的魔咒,转而关注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很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但将美国企业圆桌会议声明仅仅斥之为一项公关噱头而不予理睬是因为未能意识到企业前进所面临的剧烈逆风压力——也没有考虑到事实已经验证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循环经济”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流行词。全球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90亿,我们所消耗的资源比地球所能供给的更多。在未来,我们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重复利用现有资源。幸运的是,有一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创新。世界各大公司都在开发创新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并重复利用、循环利用资源。
2018年在天津的“夏季达沃斯”,一位世界500强快消公司的中国CEO非常慷慨的给我这个互联网创业者60分钟介绍我们产品和技术。究其原因,他说:唯一能让大公司快起来的方式就是和快公司合作。他把自己的公司称为“大公司”,而把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称为“快公司”。
作为行星探测最成功、持续时间最长的壮举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机遇号火星漫游车在火星表面探索、为美国宇航局重返这颗红色星球奠定了基础,其将近15年的任务也走向了终结。
我们都听说过IQ(智商)、EQ(情商)甚至CQ(文商),那么GQ呢?不,我们说的不是那本著名的男性时尚杂志,而是代商:也就是在多代劳动力共存的职场中有效工作的能力。
在2030年,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2050年呢?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言未来,但是你可以发挥想象力、可以亲手塑造它。
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品牌时,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集中于少数“最伟大”的公司,但在全球各地,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中小型企业像基石一般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周二,小米公司宣布与韩国两大电信公司合作,正式进入韩国手机市场。6个月前,该公司总裁林斌在一场活动上表示,按照小米手机目前的发展势头,其海外手机市场份额最早可以在明年超过国内的份额。
洛杉矶因很多元素而闻名:阳光、迷人的沙滩,当然也少不了在电影中屡次崭露头角的美丽风光。
是时候改变那些关于工厂自动化的危言耸听的言论了,考虑让人机协作以提高生产力吧。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而在于如何重新配置工作能够实现人才与机器的最佳组合。
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了,所以那时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
过去25年中,尽管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职场性别比例差距有所减小,但问题仍然存在:女性的参与度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全球商业界正在受到千禧一代的挑战。他们想要改变世界,其结果将超乎想象。
本文来自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 从谷歌到苹果,无数科技企业都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上一掷千金。然而到2020年前后,掀起更大波浪的可能将是无人驾驶船舶。
无论是在今年的G20劳工与就业部长级会议上,还是在互联网的公共讨论中,就业的未来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多数讨论都围绕着发达国家展开,关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如何取代工作的人类,以及我们要怎样培育下一代人类劳动力。但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会对全球不平等和贫困治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形势又会怎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