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默式辞职”到“大辞职潮”,这一切都显示了疫情后员工不愿重返办公室的现象。随后的经济放缓还带来了其他一些变化:常被视为经济发展灯塔的科技公司在裁员浪潮中纷纷取消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聘书,而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的短缺则呼吁进行职场技能提升和再培训,并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但其实,目前工作领域中的许多发展趋势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以下五个转变趋势似乎会持续下去:
你的背现在疼吗?如果是的话,我感到非常抱歉。不过,你并非独自在承受这一切。谷歌数据显示,全球“背痛”一词的搜索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之后,整个2021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新趋势:数千万美国人自愿离职。根据最新的JOLTS报告,“大辞职潮”在2022年7月有所缓解,经季节性调整后的辞职人数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了。但是418万的离职人数仍然处于史上最高水平,而上个月的职位空缺数量也处在同样高的水平,超过了1100万。
Gail Evans在20世纪80年代加入伊士曼柯达公司,成为一名看门人。几十年后,当Evans离开这家商业印刷公司时,她早已从看管工作晋升到生产装配再到软件工程师,并最终担任首席技术官。
随着四天工作周的势头持续增强,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进行了试点。在2月至11月的六个月中,参与企业的员工只工作80%的时间,但仍然取得100%的工资和福利。
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将迎来人口萎缩。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和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是最新鼓励员工居家工作的公司,就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到办公室的几个月后。
未来的劳动力取决于Z世代。这一代人习惯了一键式的、全数字的生活,成长于一个无边界的世界中。到202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27%的劳动力都将是Z世代。
一项新研究深入探讨了电子游戏对失业者的幸福感是否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Wendy De La Rosa在与家人共进晚餐时,她的表弟开始大谈他与雇主之间的发薪新安排,他可以每天通过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拿到工资,而不用等到发薪日。
近几个月来,人们对通胀率上涨十分担忧,而工资的上涨却没有跟上物价飞升,这令经济情况变得更糟。一些从事高薪工作的劳动者享受了更高的奖金,以及能够抵消通胀的加薪。例如,一份新报告显示,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已经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更严重的物价通胀正在侵蚀他们所获工资的实际价值。
让员工更敬业、更高效、更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是取消经理职位,并允许团队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