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产业

头条新闻是假的? 读着读着就成真了

Lisa Fazio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美国大选落下帷幕数周以来,虚假的新闻故事充斥了诸如“脸书”(Facebook)之类的各大社交平台,人们对此十分关注。BuzzFeed(译者注:美国的一家新闻网站)的分析指出,在大选前,排名前20的虚假的大选新闻一经发出,就立即收获了远比排名前20的真实的大选新闻更多的分享、点赞、回应以及评论。例如,《震惊世界:教皇方济各发表声明,公开支持特朗普竞选总统》这篇假文章,在大选日之前的三个月中,获得了累计高达96万次的点击量

“脸书”方面认为这一分析有失偏颇。称这些头条故事仅仅只是人们在网上发布内容的一小部分。“脸书”的总裁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这样说道:“我个人觉得,‘脸书’上的假新闻只是这个平台上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硬要说这些新闻能对大选产生什么影响,未免太过离奇。”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接触虚假新闻也会对人们的观点、想法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大选的结果并不会因此改变,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于两位候选人的看法,的确受到了假新闻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包括我自己所参与的),当人们反复接触虚假信息时,他们会改变原本的看法,转而相信虚假的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事实效应”。

所有人都会受到这一效应的影响,甚至包括那些知道事实真相的人。我们的研究认为,即使是那些知道教皇方济各并没有公开支持特朗普总统竞选的人,在屡次读到“教皇支持特朗普”这样的虚假新闻时,也不免会受其影响。

重复使人相信

人们觉得,一则听过两次的消息,要比只听过一次的消息“更加真实”。也就是说,只需要简单地重复,就能够让虚假信息听上去更像是真的。

在一项极具代表性的试验中,参与者们被要求阅读一系列真实的表述(如法国的号角手在美国军队里能得到现金奖励)以及一系列虚假的表述(如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是第一位在任期间去世的总统)。接下来,他们对这些表述按照感兴趣的程度进行排列。随后,研究人员会再给他们展示一组表述,并让参与者们对这些表述的真实程度逐一进行排列。第二轮试验中的表述既包含了第一轮中出现过的,也会有新的;既有真的,也有假的。试验的结果是,参与者们的确认为在第二轮中重复出现的表述,要比新出现的更加真实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和另一些研究员们发现,这一效应并不仅限于模糊、未知的信息,像是法国号角手、扎卡里·泰勒的故事等。而有些信息,即使是与参与者们事先已经具备的知识截然相反,只要重复出现,也可以增强参与者们的相信程度。

比如,考虑一群“知道苏格兰男性所穿的短裙叫做短褶裙”的试验参与者。如果一名参与者两次读到“苏格兰男性穿的短裙叫做萨丽服(一种印度妇女用于裹身的长条布)”这一表述,那么他对此表述作出的真实性排序,就会比那些只读过一次的人给出的排序要高。满分为6分,参与者们在重复接触到虚假表述后,对该表述所给出的真实性评分会提高0.5分。尽管这些表述仍然会被判定为“假的”,但参与者们会更加不确定,给出的判断会更接近“可能是假的”,而并非“很可能是假的”。

这一结果表明,事先具备的知识并不能免除这一效应所带给人们的影响。重复出现的虚假信息,即使与人们所掌握的知识的相悖,也会让人们觉得“没那么虚假”。

即使“辟谣”,事情也只会更糟

“脸书”正在努力清除其网站上的虚假新闻,但它提出的某些解决方案并不太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扎克伯格在他发布的一条博文中提到,如果一则新闻被标记为“不真实”,人们在浏览的时候,则会收到一条警告信息。这是很容易想到的一种方案,也许有助于减少虚假故事的传播。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举措并不能阻止人们相信这些虚假的故事。

人们普遍会有这样一种倾向:选择相信虚假的文章,却忽略了文章已经被标注为“不真实”。在2011年,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受试者们拿到一系列材料,材料上会标注出来源是“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两周后,当受试者们被要求按照真实性给诸多材料——既包括两周前的那些材料,也包括新分发的——排序时,他们倾向于认为重复出现过的材料“更加真实”,即使有些材料的来源被标注为“不可靠”。

这一结论对于公开声明同样适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了“辟谣”,发布了题为《不实指称:特朗普称数百万人非法投票,浪费其选举人票》的报道。然而,这一报道反而加深了人们对于关于特朗普的不实信息的印象。

事后修正,同样于事无补

当媒体发表文章,但文章中含有事实性的错误,或是做出了日后被证明并不属实的主张时,它们通常会作出更正,或是撤回该文章。但这时,人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认知。即使他们注意到了这些文章被撤回或更正,他们的看法却并不会因此改变。

早些时候,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时期,就有许多文章被撤回。而在撤回之前,文章都是“真实”的。当时,有媒体指控伊拉克方面俘虏了美军及其盟军的士兵,并将这些士兵以“战俘”的身份处决的行为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这就是发表后又撤回的一个例子。

2005年,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莱万多夫斯基做了一个试验,受试者分别来自德国和美国。他给受试者们分发了关于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许多新闻的材料。有些是完全真实的,有些报道是“真实的”,但随后被撤回,而有些是完全不真实的。新闻的真实程度并未标注在分发的材料中。

随后,受试者们被要求按照如下标准对材料进行归类:他们是否能记得这些新闻,他们认为这些新闻是否属实,这些新闻在发出去之后是否被撤回。受试者们还被问及,他们是否认同官方关于伊拉克战争起因作出的解释。

试验的结果是,在记得新闻报道被撤回的受试者中,来自美国的受试者们仍然认为,被撤回的报道与未撤回的报道可信程度相当。而来自德国的受试者们却认为,被撤回的报道的可信度要打折扣。这表明,来自美国的受试者比来自德国的受试者更容易相信官方对伊拉克战争作出的正当性解释。

研究人员认为,德国受试者们的怀疑态度,使得当新闻被撤回时,他们会更倾向于改变他们自己的看法。而美国受试者们普遍认为战争是正当的。因此,即使获取了新的信息,他们也不会改变自己原本的看法。

这一研究还表明,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者,也即容易对特朗普的正面报道产生怀疑的人们,会倾向于认为教皇公开支持特朗普并不是真实的,从而认为相关正面报道是不真实的。而另一方面,支持特朗普的人们,即便知道这一故事并非属实,仍会对特朗普持正面态度。

虚假信息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决,但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频繁接触虚假的信息,人们的观点和想法就会被改变;给信息贴上“不真实”的标签,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应当是这样的:限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并从根本上杜绝人们接触到虚假信息的可能性。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确认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来源不可靠的信息——即使它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者:Lisa Fazio, 美国范德堡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与The Conversation网站合作发表,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彭永康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以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大脑探究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大脑探究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Reimagining Real Estate: A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世界各热门景点正在如何应对过度旅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