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医疗系统

文莱BruHealth:勾勒数字健康未来

Mohammad Isham Jaafar
Minister of Health, Ministry of Health of Brunei Darussalam
Gong Yingying
Founder and Chairlady, Yidu Tech
本文章是 健康与医疗中心 的一部分
  • 文莱的BruHealth平台建设经验,展示了数字化平台如何从危机应对工具,逐步演变为支撑和强化国家整体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
  • 尽管文莱国情具有一定特殊性,其模式难以完全复制,但这一实践过程所积累的经验,或可为全球数字健康转型提供有益启示。
  • 文莱实践印证:真正可持续的数字健康变革,离不开智能系统的有机融合、包容性设计理念的贯彻,以及持续的治理机制支撑。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全球卫生工作者缺口将达1110万名,而目前全球仍有45亿人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导致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都在倒逼各国医疗体系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的转型。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健康创新浪潮。虽然不少国家在实践过程中也经历了技术和系统性的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转型沉淀下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各国纷纷探索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当下,分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对于共同学习、协作提升变得尤为重要。文莱在建设本国数字健康平台BruHealth的过程中,便提供了一个颇具借鉴意义的范例。

最初,BruHealth的核心功能是新冠疫情追踪,但它迅速升级为一个集健康管理、就医服务、个性化健康习惯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截至目前,文莱全国63%的居民每周至少登录一次平台,已有566,403位用户通过平台查看化验结果,335,320位用户查看影像检查报告。

可持续健康参与的实施启示

从文莱卫生部的实践经验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转型经验,尽管这些经验也受限于当地的特定条件。

文莱卫生部采取了“循序渐进、用户反馈驱动”的开发方式,而非一开始就大规模上线复杂系统,以避免用户被复杂功能压垮。功能模块逐步推出,包括个人健康档案、预约挂号、线上排队、视频问诊、预防筛查等。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用户黏性和长期参与度。

另外一个关键创新在于如何让居民将“短期的健康热情”转化为“长期的健康行为”。传统公共卫生倡导往往难以实现长期行为改变。为此,BruHealth平台引入了“BruPoints奖励机制”:居民可通过参与健康筛查、达成每日步数目标、坚持服药等行为获得积分,并在合作商户处兑换礼品,这样既为预防性健康行为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能支持本地商户发展。

这些功能表明,数字平台不仅能够服务于临床医疗,更能在健康促进方面实现“全民参与”。例如,政府发起的“BN on the Move”全民步数挑战吸引了近4.9万人参与,8天内共计行走超10亿步;而“Oyen Challenge”则通过游戏化机制和友好竞赛,持续激励用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见,只要设计得当,数字化工具可以激发强大的健康行为动能。

当然,文莱也遇到了全球共性挑战:老年人和数字技能有限的群体更容易被数字化进程“甩在后面”,语言障碍也限制了部分人群的使用。为此,该国持续优化平台体验,提供简洁界面、多语言选项,并通过社区推动数字素养教育,力求实现普惠可及。

从政策角度来看,数字健康的可持续转型不仅是技术课题,更是治理能力的系统性建设。文莱卫生部为此建立了三大核心机构:用于自动化疾病监测的"卫生部智能信息中心"、统筹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健康专项部门",以及通过"流行病情报与响应中心"强化的疫情应对体系。

作为东盟健康合作机制“卫生集群3(ASEAN Health Cluster 3)”的轮值主席国,文莱也积极通过地区合作平台,与面临相似挑战的国家开展知识交流与协同应对。健康安全问题超越国界,需要跨国协调、共同守护。

全球卫生领导者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并非“是否要数字化”,而是“这场转型究竟会促进还是阻碍全民健康覆盖与健康公平目标的实现”。

从文莱的经验来看,只有那些真正重视居民参与、主动回应公平问题、并持续推进制度能力建设的数字健康项目,才有可能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全民健康体系。

技术创新赋能健康系统智能化

医渡科技与文莱卫生部的合作项目,由当地合资公司EVYD具体实施,充分展现了国际合作的价值——在充分尊重当地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推动医疗科技创新。

BruHealth 5.0的推出标志着该平台从“信息发布工具”向“学习型健康生态系统”的跃迁。新一代系统利用AI技术分析用户的饮食、睡眠、压力、运动等行为模式,并基于用户需求动态调整健康建议,实现了从“一刀切”向“因人而异”的转型。

这一技术路径解决了传统公共卫生中的核心难题——如何让健康干预真正贴合个人风险和生活方式。初步数据显示,AI驱动的个性化建议比通用健康宣教更能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和行为改变意愿。

当然,AI在医疗中的应用必须坚持伦理原则。医渡科技在部署过程中始终强调算法透明、由医生监督AI推荐、动态监测潜在偏差等原则,确保公平性、透明性与以人为本。这些措施是AI医疗应用走向规模化后面临的新课题。

医渡科技的技术架构强调“模块化设计与跨地域适配能力”。平台可根据不同国家的法规环境、文化偏好、基础设施条件进行快速调整,既保留核心功能,也支持技术能力的迁移与再利用。

展望未来,医渡科技将基于BruHealth平台,进一步推动精准公共卫生、数字疗法和AI健康洞察等前沿应用。在提升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始终关注可及性,确保技术进步真正普惠大众、创造价值,而非设置门槛。

这与世界经济论坛“数字医疗转型倡议”的目标高度契合:数字健康转型的成功,关键不在于技术部署本身,而在于能否将智能系统与包容性设计、稳健治理机制有机融合。真正有价值的技术革新,必然是那些能够增强医疗系统服务能力,惠及所有人群的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

穆罕默德·伊山姆·贾法尔, 文莱卫生部部长

宫如璟, 医渡科技创始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数字经济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数字经济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健康与医疗系统
查看全部

仅有7%的医疗研究专注于女性疾病,如何缩小女性健康研究差距?

Victor Dzau and Paula Bellostas Muguerza

2025年6月15日

Earning Trust for AI in Health: A Collaborative Path Forward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加入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