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制度

中国越来越关注海洋的韧性,将产生积极的全球影响

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 Image: 李泽新on Unsplash

Guo Jingjing
Olympic diving champion; Ambassador, Key Connect; Ocean Program Director, Global Green Technology Center (GGTC), China, Member of Friends of Ocean Action
Su Jilan
Academician a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Director,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Member of Friends of Ocean Action
本文章是 线上海洋对话 的一部分
  • 在中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压力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为了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需要在严格的科学指导下采取协调一致的管理。
  • 中国在海洋治理方面的立场和态度将对全球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与许多沿海国家一样,由于陆地和海洋开发,中国沿海岸线的海洋健康状况也急剧下降。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陆上污染物的排放增加,给中国的沿海水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海水质量下降、沿海地区的废物堆积、鱼类资源枯竭等、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等。

在中国最近宣布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后,人们越来越多地讨论了海洋韧性(Resilience)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尽管我们很高兴看到这种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认识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您读了吗?

海洋韧性的重要性正在显现

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 正如其“海洋强国战略”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所强调的那样,中国政府对海洋对经济的贡献寄予厚望。

随着海洋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我们不仅需要做出专门的努力来保护和恢复生态,还需要确保以可持续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已有和新兴的海洋产业。因此,确保海洋韧性对于中国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

实际上,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直体现在中国的战略和政策中,从五年计划到具体的行业法规,不一而足。“十五”到“十三五”期间,中国制定了约50项渔业政策,其中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核心原则。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建立了271个海洋保护区;叫停并禁止了被证明不利于海洋健康的做法,例如围填海;关于禁渔期的规定也得以不断完善。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将坚持陆海统筹、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

增强海洋韧性的关键点

这个概念非常清晰且易于理解——在使用和管理海洋的同时保护最有价值的区域,以使其能够为现在和将来的社会服务。但是,具体到特定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时候,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挑战和机遇是动态的,这需要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与他人交流信息,以开发保护海洋的创新方法。

中国的海岸线保护进展中有很好的案例,例如海南的退养还滩,盐城的滨海湿地保护区重建,广西的红树林恢复等。各部门还积极探索更好的合作方式,将自然和产业视为一个协同系统,以实现陆地和海洋的协调发展。

事实表明,在适当的政策环境下,严格科学指导下的协调管理可以确保沿海生态恢复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功。但也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相关的科学指标以更好地进行有效恢复;如何将生态指标与渔业指标相匹配;如何将海洋功能区规划与其他规划联系起来;以及如何以协调的方式管理河流和海洋等。

海洋韧性的提高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人们有必要确保海洋投资者了解他们的投资如何影响海洋环境,以及不断下降的海洋环境又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投资结果。消除私人和公共资金投资大自然的障碍也迫在眉睫。

中国正在形成一个旨在增强海洋韧性的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社区,其中包括政府、企业、多边开发银行、非政府组织、科学家和当地社区。他们的共同努力将成为今后海洋行动的基础。

中国在建设海洋韧性方面的领导作用

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力表明了其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感,以及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贡献的决心。实际上,国际社会应该一起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海洋福祉等议题,现在也的确开始这样做了。

中国在海洋治理方面的立场和态度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有助于在未来领导各方力量,建立海洋韧性。

本文作者:

郭晶晶,奥林匹克跳水冠军,全球绿色科技发展中心GGTC(中国)海洋项目主管,海洋行动之友成员

苏纪兰,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海洋行动之友成员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程杨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Annual Report 2023-2024

2050年的能源需求将增加33%,这一被忽视的解决方案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