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构教育:一切皆有可能
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者和学习者将拥有无限可能。本图由人工智能生成和编辑。 Image: Oguz A. Acar利用DALL-E生成
-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在改变教育者与学生的互动方式。
-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虽然有很多关风险相关的讨论,但也有很多重新构想教育方式的机会。
- 从帮助教师专注于教学,到让学参与更有雄心的项目,人工智能有潜力在教育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教育者自然会感到担忧,他们的应对措施往往是防御性质的,从犹豫观察到直接抵制不等。但是,如果过于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就有可能忽略它带来的好处。
我们不能忘记当前教育体系的缺陷,如入学机会不平等、教师职业倦怠等等。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提升人类潜力和创造力的机遇。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深思熟虑地重新构想我们的技能发展、评估和教学方法。
重构技能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世界里,什么样的技能才是学习者的必备技能?虽然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但合理的步骤首先在于建立对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解,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局限性。培养这种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对于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和防止误解(如将其拟人化)非常重要。幸运的是,有一些资源可以免费、快速、有效地传授这些知识,其中包括伦敦国王学院专为高等教育设计的课程。
但这只是开始。一个重要的技能是“问题表述”,它的含义总被“问题解决”掩盖。如今人工智能工具层出不穷,还能提供即时解决方案,此时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有效识别和剖析问题的能力,能划定问题的边界,进行创造性重构,拓宽解决方案的空间。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也需要一套以探索和实验为基础的技能。随着大量新的和更新的人工智能工具的涌入,快速适应和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由于这些工具缺乏使用手册,其实际应用甚至会让其创造者大吃一惊,因此培养探索思维和随时准备通过试验和错误来学习的能力是跟上不断进步的步伐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技能越来越重要。随着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也鉴于人工智能工具有时会生成不准确或偏颇的内容,我们需要能批判性处理信息的人。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思考人工智能对我们问题解决方式、个人身份和社会架构的的广泛影响也变得至关重要。
重构评估与学习
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使用的评估学生的传统方法逐渐过时。但这也许是件好事。
一旦我们认识到学生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无论是否获得官方批准),我们就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除了论文和习题集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复杂、更具时代特色也更有价值的成果,如创建功能原型、软件或其他产品,这也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
虽然在作业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进步,但这还不够。当务之急是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辅导。这就需要以经过验证的教育理论为基础,采用针对人工智在学习中的作用专门设计的新方法。比如伦敦国王学院及其他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正在使用的PAIR(问题、人工智能、互动、反思)框架,其以问题导向学习和主动学习为基础,为教育工作者设计作业和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框架,能促进学生有效和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人工智能全面应用于所有形式的评估。面对面的评估对打下坚实基础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学习初期。对核心领域的深刻理解仍然至关重要,这能确保我们不会将过多的控制权交给人工智能,且能熟练地向人工智能工具提问并与之进行批判性互动。关键是要采取一种战略性的、细致入微的方法将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
重构教学与课堂
长期以来,个性化教育一直都是少数特权阶层才能享有的奢侈品,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改变这一点。
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未来人人都能享受个性化教育,包括当前失学的2.5亿儿童。想象一下,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学生身在何处,人工智能助教都能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喜好和能力生成学习材料和答案。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现实。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制作的人工智能助教Khanmigo可以帮助年轻学生学习各种科目。同样,现在不需要任何编程技巧,就可以创建个性化定制的ChatGPT机器人(GPT)。比如,我只用了10分钟就开发出了一个聊天机器人,帮助教育工作者适应PAIR框架。
生成式人工智能还有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虚拟助手,提供一系列帮助,承担从行政职责到创建新颖学习材料等各种任务。教师人手短缺和职业倦怠的现象普遍存在,此时人工智能可以打破这种局面,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们真正的使命中,专注教学。
未来,人工智能在传递信息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课堂本身的目的也应有所变化。例如,我们可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此时就能腾出课堂时间进行促进积极参与和协作的活动。
生成式人工智能远不止是最新的科技时尚,它是一种通用技术,能够影响甚至重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的最大威胁也许不是技术本身的固有风险,而是我们不愿意充分探索人工智能并谨慎发挥其巨大潜力的态度,因为这项技术的确有潜力能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学习、教学和发展的新时代。
本文作者:
Oguz A. Acar,伦敦国王学院营销与创新教授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孙芊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