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向善

东方哲学对战略远见至关重要

Alex Fergnan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trategy, As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 西方背景的战略前瞻方法固然有价值,却也可能令领导者困于“可控性幻象”之中,未能真正为不确定性作好准备。
  • 与此同时,反观诸多东方哲学,自古便孕育着与变化同行的智慧。
  • 当代决策者应当尝试接纳东方哲学中蕴含的灵活性、智慧与顺势而为的哲思。

纵观全球董事会,战略远见多被降格为技术工具:趋势报告仅作被动参考,情景规划沦为预测框架。这些西方范式虽贡献卓著,却也会让领导者困于“可控性幻象”之中,未能真正为不确定性作好准备。

与此相对,许多东方哲学(尤其是道家与禅宗),千百年来积淀的,正是一种与变局同行的从容智慧:其核心在于转换观照视角、超越现时潮流、接纳世事无常,并培养应对多重可能性的深层准备。

东方视角重新定义了战略远见的本质:它不仅是技术实践,更是关键的心智能力。本文将通过三种简明务实的方法,探讨如何将这一认知付诸战略前瞻实践。

1. 初心与灵活性

禅宗中的“初心”,意指如新生儿般对世界充满惊奇与热忱的探索之心。受此启发,皮埃尔·瓦克提出:通过情境规划展望未来,就如同以归零心态重新学习如何审视未来。这在战略远见中至关重要,因为它能促使我们破除固有分类与先入之见的桎梏,从而以初学者的惊奇之心重新感知未来。诚如禅宗大师铃木俊隆所言“初心充满万般可能,成规之心却仅存寥寥”,我们可将其演绎为“初心能见万千未来,成规之心仅睹有限”,而丝毫不失其禅宗本色。

实践中,战略远见工作坊可以通过引入多元视角、转换行业分析维度、借鉴卓越人物的独特洞见等成熟方法,促使领导者重构其战略环境——但更深层的突破在于主动营造滋养“初心”的土壤。诸如“一个行业新人/青年/孩子会如何看待当前的问题/议题/局势?”等探询,正是打破认知锚点的有效路径。

2. 趋势与洞察

在东方哲学修行中,学习者被教导以超然之心观照思绪,不执著于评判或反刍。战略远见之道与此相通——领导者需学会与当下潮流保持距离。这些趋势虽可资借鉴,然当其转折之时,方显未来本质的深层真谛:它永远向无限可能与人类能动性敞开。在各类“趋势报告”泛滥的当下,这份觉知尤为可贵,可助决策者避免投资于昙花一现的热潮,深刻认识到未来商界的广阔可能从不被既定趋势所束缚。禅修者不随思潮漂荡,故能锚定内心;战略远见不逐趋势洪流,故而使组织有序。

实践中,战略远见工作坊可引入专门的冥想训练,引导参与者以超然之姿观察那些瞬息万变的潮流与事件,以及它们数年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抑或同样可能毫无影响)。此举旨在帮助组织避免被动地随波逐流。

3. 顺势而为

在众多东方修行传统中,最高实践境界往往指向开悟。尽管不同传统对开悟的界定不尽相同,其中某些超验形态(如导向涅槃的觉醒)或许难以直接应用于战略远见,但一种更为直指本心、贴近现实的悟道之法,则旨在实现“对觉知本身的觉知”,而无需经年苦修。这种方法强调在日常最平凡的瞬间,骤然洞见存在本身令人震撼的真相。战略远见与之殊途同归——它激励领导者为多种可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主动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在持续的准备状态中保持觉知。

实践中,战略远见工作坊应实现根本性重构:从以“掌控未来”为目标的训练,转向以“锤炼领导者应对未来的准备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这意味着重点的转移——从针对情景的表层战略调整,转向领导者通过沉浸于多元情景而内化的深层能力培养。这一点在当下尤具现实意义。当情景规划被降格为预测框架时,决策者往往仅针对既定情景做准备,并期待其中某一情景将会成真。这实质是预测逻辑的延伸,而真正的战略远见,恰恰是针对预测局限性的破解之道。

将上述东方哲学原则融入战略远见,不仅是思想上的革新,更是一种文化包容的实践。它启示我们:当组织接纳多元认知体系时,便能孕育真正的韧性与创新。我们应当将多样性范畴从人才构成,拓展至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的多元性,最关键的是,在我们准备与塑造未来的过程中,纳入哲学智慧的多样性。

对领导者而言,这意味着既要突破将战略远见视作被动控制工具的逻辑,更要主动接纳东方未来观中的三重智慧——灵活性、洞察与顺势而为。

本文作者:

Alex Fergnani,菲律宾亚洲管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黄思婕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Strategic Foresight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企业向善
查看全部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敏感型”企业感知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

Martin Adams

2025年8月12日

为何包容性城市对经济复原力至关重要?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 北京代表处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