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医疗体系如何适应日益变暖的世界

气候风险因素(如极端高温)会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Image: REUTERS/ Nacho Doce
- 气候变化正在重塑人类健康。采取紧急行动可减轻疾病影响,保护脆弱群体。
- 预计2025至2050年间,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将达1.5万亿美元,增强韧性十分关键。
- 世界经济论坛与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报告强调,需在医疗保健及其他关键系统间建立跨行业协作与投资,以防范气候相关的健康风险。
气候变化重塑世界的同时,也为构建更健康、更具韧性的社会创造了紧迫机遇。我们已目睹极端天气事件对生命与生计的冲击——全球最弱势地区正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灾难性影响。
除人道影响外,采取行动的经济依据同样明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指出,在四个关键行业中因气候诱发疾病导致的劳动力缺口,就将造成逾1.5万亿美元损失。
《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经济韧性》报告深入剖析了食品农业、建筑业、医疗卫生和保险业四大行业中气候驱动的健康风险。报告探讨了各行业如何保障劳动者健康、提升运营韧性、扩大创新规模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极端天气、水资源短缺、极端高温和空气污染等气候风险因素,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衰退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都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从呼吸道疾病、食源性及水源性疾病到埃博拉、COVID-19和寨卡等人畜共患病和媒介传播疾病,所有这些疾病都因气候变化而增加。间接地,农业食品体系的破坏导致营养不良和粮食安全相关疾病蔓延。
气候驱动的健康风险对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资源匮乏、应急准备不足的贫困社群造成不成比例的冲击,而这些社群在气候、天气及水资源相关的死亡案例中占比已高达90%。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老人、流离失所者及患有基础疾病者亦深受其害。
印度自雇妇女协会主席Mirai Chatterjee描述了这些风险如何影响印度女性:"我们经历漫长炎热的夏季,45℃高温屡见不鲜。但更严峻的是持续的高温期,这使女性难以工作,却又负担不起停工在家。因此我们目睹更多中暑、脱水、烦躁以及皮肤感染病例激增,在儿童中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暴雨肆虐导致前所未见的疾病蔓延。例如在印度东北部地区,过去罕见的登革热(蚊媒传染病)如今已成常态。"
武田制药(Takeda Vaccines)公共事务主管Helen Stoop补充道:“气候变化正促使蚊虫向高温适宜的区域迁移。它们偏爱积水环境,且在白天活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得更多地区的人群面临更高的疾病传播风险。”
气候变化对经济有何影响?
气候变化在经济层面的影响极为深远:从需求与消费习惯的转变,到因病伤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及生产力下降等。随之而来的医疗责任赔偿和保险费率攀升,更使资本面临巨大压力。
作为气候变化的前沿阵地,食品农业行业受冲击尤为严重。该行业面临着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增长50%,作物产量却下降35%的威胁。这一差距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率上升20%,并加剧食源性疾病,其影响在脆弱群体中尤其显著。
拜耳公司(Bayer)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公共事务、市场准入及可持续发展负责人Daniella Foster指出: “以小农户为例:他们生产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主要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且女性从业者占比过高。与此同时,他们正身处气候危机的前沿阵地——既要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又要面对收成挑战,更常处于医疗资源、食品匮乏地区,自身也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
报告预测,在建筑业,2025至2050年间气候健康影响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可能导致5700亿美元的损失。建筑工人面临的健康风险包括空气污染、蚊虫叮咬、极端高温及恶劣天气。对于缺乏劳动保障和社会保护、无法获得医疗服务的移民工人和非正规工人来说,他们在气候变化面前尤其脆弱。
Foster补充道,确保劳动力韧性至关重要。“目前全球仍有半数人口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我们需要制定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和弥合医疗服务缺口的切实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医疗卫生行业?
在香港,气温达29°C时,每升高1°C,住院人数就会增加4.5%。论坛报告警示:在医疗资源本已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若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医疗体系将面临崩溃。
提升韧性既要关注民众,也要关注对医护人员的冲击。医疗机构将面临更大压力,登革热、疟疾或寨卡病毒等气候驱动型疾病暴发可能使医疗设施和人员不堪重负。
负责生产药品和疫苗的制药业作为医疗体系的另一端,同样将受到影响。由于疾病导致的生产力损失,以及极端天气对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的冲击,在制药业构建韧性同样至关重要。
拜耳公司的Foster指出,“敏捷性与适应性是首要考量。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质,在构思和实施解决方案时将发挥关键作用。”
如何减轻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论坛报告就如何减轻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详细建议。
首要行业是粮食与农业,需精准对需要构建韧性的农业进行重大投资,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同时可开发高营养密度且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通过调整畜牧管理方式改善动物健康,并优化作业模式避开高温时段。
建筑业同样影响着气候韧性与人类健康。论坛特别强调,需建设节能且具备气候韧性的建筑,此类建筑不仅能保护室内工作者,还能降低保险成本并提升耐久性。
保险业同样肩负重要使命。随着气候变化推高医疗成本并威胁盈利能力,保险业必须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社群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并聚焦气候相关疾病的预防。保险业享有独特机遇,可激励其他行业降低气候风险。
最终,在药品供应和医护人员正承受气候变化压力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亟需支持以增强韧性。气候相关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保健需扩大规模,新药研发应针对气候恶化的病症。为此,制药与生命科学、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及患者护理必须协同投资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

通过协作弥合医疗差距
赛诺菲基金会(Foundation S)总干事Vanina Laurent-Ledru警告,"若此刻不进行投资,过去四五十年的医疗成果将付诸东流。想想在母婴健康、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领域取得的所有进展——若不采取行动,这些成果都将被气候变化抹去。"
她特别强调,这意味着要重点关注受气候变化健康影响最严重的社区。
论坛报告中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和医疗体系挑战的关键在于协作。私营部门必须与公共机构、非政府组织及慈善团体建立伙伴关系,跨行业协同行动,主动构建应对气候驱动健康风险的韧性。
强化医疗体系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将成为2025年9月22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发展影响会议的讨论议题。
本文作者:
Andrea Willige,论坛议程资深撰稿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李子健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Climate and Health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