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向善

为何包容性城市对经济复原力至关重要?

包容性城市更具有生产力,也更成功。 Image:  Unsplash/Florian Wehde

Silja Baller
Head of Mission,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World Economic Forum
Fernando Alonso Perez-Chao
Director of Global Engagement, Open For Business
本文章是 新经济与社会中心 的一部分
  • 《开放创业城市评级》报告覆盖三大洲的149个城市。数据显示,包容性会为城市带来竞争优势。
  • 在人力资本、创新和创业精神方面,包容性城市的表现向来更胜一筹。
  • 对于正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的城市领袖而言,未来的发展之路要求将包容性纳入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互联互通的当今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石,贡献了超过60%的全球GDP。世界经济论坛20255月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指出,经济波动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城市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持续动荡的时代增强城市复原力?

答案之一,在于一个有效却常遭到忽视的经济复原力驱动因素:包容性。

包容性是一种竞争优势

《开放创业城市评级》报告覆盖三大洲的149个城市。其最新数据显示,包容性并不仅仅是一项社会公益,还是一种竞争优势。

城市的包容性并不仅仅是一项社会公益,还是一种竞争优势。 Image: 《开放创业城市评级》报告

在人力资本、创新和创业精神方面,包容性城市的表现向来更胜一筹。

  • 人力资本带来竞争优势:在LGBTQ+包容性方面排名前25%的城市,其人力资本表现比排名后25%的城市强四倍。这些城市在生活质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教育成就以及顶尖机构的集中度等方面都表现卓越。
  • 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包容性环境中蓬勃发展:包容性强的城市在创新指标上的得分比其他城市高出2倍,在创业精神方面的得分则高出2.5倍。这创造出了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多种多样的观点能够带来突破性的思维,并推动企业的成立。
  • 包容性作为人才战略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1.7亿个岗位,同时22%的现有职位将受到影响,39%的核心技能也将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具有LGBTQ+包容性的城市在吸引和留住那些推动转型所需的多元人才方面将更有优势。

将技术挑战转变为机遇

为了确保这些益处,领袖需要预见哪些新动态会影响代表性不足的群体。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经济格局,并可能在劳动力市场结果方面造成新的分歧。例如,妇女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岗位中代表性不足,担任STEM领导层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这种模式可能会因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出现而加剧。STEM领域,drop-to-the-top(妇女在最高管理层和高级领导层的比例下降)问题十分严峻。妇女在入门级STEM岗位中的占比不足30%,最高管理层中的占比则降至12%,这表明大量女性人才在发展过程中流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应用正在加剧现有的职业隔离:目前,33.7%的妇女所从事的工作正遭到颠覆,而男性为25.5%。与此同时,只有20.5%的女性从事的岗位正在增加,而男性为24.1%。

随着城市努力应对人工智能的双重影响(既有望带动GDP显著增长,又可能取代岗位或降低社会地位),上述见解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最大限度释放人类潜力变得至关重要。

良性循环及其风险

2025年《开放创业城市评级》的数据揭示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包容性强的城市能够吸引多元人才并促进创新,从而提升经济表现。这种地位的提升使其能够进一步投资于包容性政策,形成一种正向反馈的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竞争优势。

然而,这种良性循环也有造成分歧的风险。因为包容性城市在经济上表现更佳,包容性较低的地区可能会经历相对的经济衰退,可能使实现包容性变得更加困难。包容性与非包容性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可能自我强化,导致经济成功集中于那些拥抱多样性的城市。

在结构性变革时期,这种分歧可能存在特定风险。例如,LGBTQ+群体近年来在实现平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其他人感到受变化威胁时,该群体就可能成为针对的目标,这种动态恰恰可能使包容性在最具经济效益的时候变得更难实现。

城市领袖的战略要务

考虑到17%Z世代成年人是LGBTQ+,忽视包容性的城市将面临失去一整代员工、消费者和创新者的风险。近期调查显示,求职者日益青睐那些能让他们做真实自己的企业,而更年轻的专业人士则将LGBTQ+包容性视为反映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质量的一项指标。

对于正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的城市领袖而言,未来的发展之路要求将包容性纳入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从将多样性视为社会目标,到将其视为实现长期繁荣所必需的战略性经济驱动力。

当我们的经济面临从贸易紧张、技术取代、技能短缺和竞争压力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城市已无力承担浪费人类潜能的代价。数据清晰表明,包容性城市不仅能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更能打造出更具复原力和创新力的繁荣经济体。

本文作者:

Silja Baller,世界经济论坛公平、多样性和包容性总负责人

Fernando Alonso Perez-Chao,Open For Business全球参与主管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城市及城市化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城市及城市化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企业向善
查看全部

科技如何助力保险业重塑信任?

Aaron Sherwood

2025年7月30日

Four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of Travel and Tourism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加入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