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减少城市污染方面的作用

AI工具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关污染暴露的信息。 Image: Getty Images
- 人工智能(AI)通过分析来自传感器、卫星乃至众包数据的大型复杂数据集,改进了我们发现和预测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法。
- AI工具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关污染暴露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 尽管AI拥有巨大的潜力,但其部署必须具有包容性且合乎道德。如果未能谨慎实施,AI可能加剧现有的不平等现象,尤其是在服务不足的地区。
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目标,人类重塑了世界——城市高楼直入云霄,数字网络融入生活。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让空气充满了无形的威胁。我们身边的大气常被污染,充斥着悄然侵入肺部的污染物。
不过,随着城市变得更加智慧,一个强大的新盟友正在出现,为更加清洁的空气奋斗:人工智能(AI)。
如果AI能让我们看见无形的威胁呢?如果AI能帮助我们呼吸得更轻松、活得更久,并减少无形、有毒的暴露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呢?
AI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工具,通过分析大型数据集,揭露隐藏模式,预测未来状况,以及优化城市的运作方式来解决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快速城市化的世界中利用AI工具来监测、管理并最终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的浓度和暴露程度。
了解敌人
历史上,我们对空气污染的了解依赖于分布相对分散、成本高昂的固定监测站网络。虽然参考级监测站和超级站点(具有先进功能的密集监测站)可以提供化学成分、颗粒大小等宝贵数据,但它们对超本地暴露(人们在城市中通行时所经历的变化)的洞察十分有限。
如今,得益于AI、建模和传感器网络,这一局面正在改变。
更智能的测量和更智慧的城市
机器学习在空气质量方面的早期应用主要集中在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和混合方法等模型上。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同时排除天气等混杂变量的影响。
这种预测能力解锁了有关政策干预效果的新洞察。
近年来,机器学习方法还通过分析含有污染水平、天气状况、交通流量、工业作业以及其他信息的数据集,提升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对复杂的污染源进行归因。
结合传感器、卫星图像乃至众包数据,AI如今能够近实时地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地图,以跟踪暴露情况,并为公共卫生行动提供信息。
“空气污染对最贫困人群的影响最为严重,而AI可能加剧这些不平等现象。”
赋能市民和城市规划者
更智能的系统意味着更明智的决策——不仅对城市如此,对市民亦然。
想象一下,跑步或骑行的人可以在智能手表上接收实时警报,识别路线上的污染重灾区,并被建议在污染积聚的狭窄街道中减速或换边通行。这些曾经无形的洞察如今已成为可能。
Air Aware Labs开发的AirTrack应用程序帮助运动员和通勤者根据实时暴露数据重新规划路线。它结合GPS数据、AI、空气污染建模以及用户行为,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关空气污染暴露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重新规划骑行通勤路线、调整跑步时间,或仅仅是决定最佳的外出时间。高精确度使我们很快将能估测吸入的每个颗粒物的排放来源,从而拓展问责、健康监测和预防的新边界。
通过对建筑物如何影响气流、排放和行人通行进行建模,AI工具有助于避免污染重灾区的形成,并在从最初蓝图到最终建成的设计过程中优先重视健康。这标志着从“被动”到“主动”规划的转变,使城市在本质上就更健康。
合乎道德、公平和本地验证
AI拥有巨大的潜力,但如果不负责任地部署,风险同样巨大。空气污染对最贫困人群的影响最为严重,而AI可能加剧这些不平等现象。例如,由于基础设施缺失,谷歌的API无法覆盖许多非洲城市。
为了让AI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必须做到:
包容:必须惠及所有人,而不仅仅是那些拥有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人;
公平:系统必须旨在避免将污染转移到已经负担过重的社区;
透明且合乎道德:公众信任需要明晰的治理结构、公开获取以及有意义的社区参与。
AI不能“施加”于人,而应“与人共建”。这意味着开放数据访问、支持开源开发,并在工具设计和部署中倾听本地的声音。
与此同时,要实现全球目标,AI将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空气污染与健康会议上设立了到2040年将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减少50%的目标。
AI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AI为应对城市空气污染提供了变革性的力量。它改进了我们的测量、预测、优化和行动方法,为建设更加智慧、清洁、公平和宜居的城市提供了工具。
这些进展与世界经济论坛的清洁空气联盟等举措以及C40通过气候行动促进空气质量共同惠益的承诺相一致。
但是,实现这一潜能不能仅依靠算法。政府、研究人员、初创企业、城市领袖以及每天呼吸着空气的所有人都需要开展有意识的合作。
慈善家、多边组织和私营部门必须共同努力,为代表性不足的地区弥合数据鸿沟。因为,清洁空气不应根据邮政编码或国内生产总值来提供。
空气不应是隐藏的威胁。以AI为合作伙伴,以公平为指引,我们可以建设智慧城市,让清洁空气如驱动城市发展的数据一样自由流动。
本文作者:
Will Hicks,Air Aware Lab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
Louise Thomas,Air Aware Lab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狄陈静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净零碳城市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