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下,发展“适老化人工智能”对促进职场包容性至关重要

适老化人工智能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战略性的商业需求。 Image: Freepik
- 全球人口正在向老龄化转变。
- 因此,职场中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必须考虑到年龄多样性。
- 适老化人工智能系统能帮助年长员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互动方式,为提高效率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这种飞速发展的技术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尤其是年龄歧视和劳动力包容性问题。
适老化人工智能的紧迫性源于两大趋同趋势。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20亿,达到2017年的两倍多。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工具在简化招聘流程、促进决策自动化和提高员工生产力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普遍。

善于运用不同视角解决问题的公司,可以释放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尚未开发的潜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因此,适老化人工智能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战略性的商业需求。
适老化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改变各行各业,其在职场的应用也引发了有关公平和包容的紧迫问题。
1. 固化系统性偏见
人工智能在职场应用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它可能使系统性偏见永久化,包括年龄歧视。
虽然种族和性别偏歧视问题备受关注,但年龄歧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忽视,给老龄化社会的社会公平带来了巨大风险。例如,在招聘过程中,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在无意中歧视年龄较大的工作者,偏向年轻的求职者。这种疏忽可能会进一步边缘化年长员工,加剧现有的社会不平等。
近期一些备受瞩目的案例突出表明,如果公司部署的人工智能系统存在未经审查和控制的偏见,就有可能面临法律和声誉风险。例如,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与麦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达成诉讼和解,该公司使用的人工智能软件曾歧视年龄较大的申请者。此类事件凸显了人工智能部署必须注重包容性。
2. 对年长员工的误解
让年长工作者融入人工智能驱动型职场的另一个挑战,是对他们适应新技术能力的持续刻板印象。
公司通常认为,年长员工抵制变革或不太愿意适应新技术。当领导者尝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和人工智能代理整合进工作流程中时,他们普遍认为,年轻员工能更快上手,无缝适应这些新工具。然而,包括Generation的“适老化人工智能研究”在内的研究表明,这种看可能并不成立。
根据Generation此前从2023年开始进行的研究,当招聘经理被要求评估现有中年和老年员工的工作表现时,高达89%的人表示,资深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年轻员工不相上下,甚至更好。该数据打破了“技术无能”的假设,彰显了年长员工的重要价值。

3. 技术进步日新月异
人工智能工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企业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将这些技术整合到各项业务与流程中。
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迅速适应,就可能错失人工智能带来的竞争力和提高效率的关键机遇。这种紧迫性要求领导者不仅要推广人工智能的应用,还要确保为年长员工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和心理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能安心提高技能,而不用担心会失去工作。
有了正确的培训和支持系统,中高龄员工就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力量,充分发挥能显著提升企业人工智能部署水平的战略思维和工作情景理解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投资定制化培训项目,满足中高龄专业人员的特定需求和学习方式。
适老化人工智能的实施策略
适老化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确保员工(尤其是年长员工)了解人工智能的价值并掌握必要技能。
- 包容性设计原则: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年长员工。这包括确保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对经验丰富的员工友好且易于使用,重点关注易用性和与员工需求的适配性。
- 数据管理实践:企业必须实施强有力的数据管理战略,减少偏见。平衡数据集和定期审计等技术至关重要,可以保障人工智能系统的公平性,并确保其能代表所有人口群体。
- 灵活的工作安排: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如分阶段退休或设置“临时”岗位,让年长员工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联合利华的“U-Work”项目正是灵活工作安排的典范。
- 为年长员工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企业不应只简单地将年长员工安置在现有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岗位上,而应考虑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这可能需要重点关注对人类判断力和创造力有要求的任务。
- 为年长员工量身定制培训和支持:雇主应未年长员工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使其掌握新技能,在日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环境中也能获得职业发展。这包括开发培训资源,向他们介绍新工具和实践方法。导师和反向导师计划:在人工智能培训期间,让年长员工与年轻同事组队,可以促进相互学习,加强团队协作。此外,由年轻员工指导年长同事的反向导师制也能发挥很大作用。
为什么适老化人工智能很重要?
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各行各业,其通过降低技能学习门槛和提高生产力来改造职场的潜力是巨大的。然而,这种转型必须保证公平性和包容性,才能确保年长员工不被落下。
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表明,企业需要在其多样性和包容性措施中优先考虑年龄多样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但许多公司还是忽视了年龄多样性,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和利用年长员工的能力与经验。
消除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年龄偏见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防止歧视,还能通过构建多元化劳动力队伍提高组织绩效和创新水平。因此,适老化人工智能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全球企业必须要考虑的战略需求。
本文作者:
David Alexandru Timis,Generation全球传播与公共事务经理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孙芊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老龄化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