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未来

全球工业正面临招聘危机,吸引Z世代年轻人加入劳动力队伍是关键

劳动力必须适应智能时代。 Image: Getty Images

Barbara Frei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dustrial Automation, Schneider Electric
  • 我们必须更好地向年轻人阐明,为什么工业是创新和尖端技术的聚集地。
  •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驱动下,如今的“智能”工业变得更加清洁、安全和灵活。
  • 工业有机会吸引Z世代加入其劳动力队伍,但雇主必须做出调整,以实现转型,并确保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

全球工业正面临招聘危机。

许多人已经就数字技能差距开展过讨论,指出要提升现有员工的技能,以避免被科技浪潮淘汰。我认为,同样重要的话题是如何吸引新一代精通技术的员工进入工业部门。

2030年,制造业的全球劳动力短缺预计将超过800万人。我们真切面临着劳动力供给问题,这要求所有人成为工业复兴的推动者。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更好地向年轻人阐明,为什么工业是创新和尖端技术的最佳聚集地。

智能时代的工业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驱动下,如今的“智能”工业变得更加清洁、安全和灵活。过去脏乱、危险的工厂形象正被未来清洁、高效的制造空间所取代,在这些空间里,人类和机器和谐相处,并肩合作。一种全新的工业面貌正在形成。

这一深刻的技术变化提高了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并促进了可持续的工作实践,这种实践对Z世代和α世代的劳动力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但是,年轻人接收到这一信息了吗?

根据Soter Analytics的2023Z世代工业工作报告》,在一项针对2000名美国Z世代员工的调查中,仅有14%的人表示会考虑从事工业工作。这一数据发人深省。

同时,调查还显示,27%的Z世代希望在引领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公司工作,包括无人机、连接设备、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VR)等。

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网络安全和云计算正日益成为智能制造的常见组成部分。工业依赖于数字技术,因此,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措施对保护敏感数据、防范网络威胁以确保运行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我们同样需要云计算来促进实时数据访问和跨制造地的协作。云计算不仅加强可扩展性,还能为高级分析提供平台,从而帮助管理资源,并有效应对市场需求。我们迫切需要新一代的数据科学家和分析师发挥作用。

在人工智能方面,自动化已经铺平了道路。自动化简化流程,生成有价值的数据,并提高运营效率,使人工智能能够专注于更复杂的决策,包括分析和识别模式、做出预测以及改进流程等。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带来了智能自动化,机器不仅执行任务,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学习和适应,以提高其性能。

数字一代从小就使用技术与世界互动,并塑造周围环境,对人工智能等创新事物不仅毫不抗拒,反而驾轻就熟。在争取数字一代支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更自信地叙事,才能吸引他们加入工业劳动力队伍。这是一场我们必须赢得的挑战。

此外,在游戏业、社交媒体、TikTok和网红们纷纷争夺Z世代有限注意力的时代,我们需要寻找不同的吸引方式。我们必须做出调整,想办法利用影响力平台,展示并更大力地宣传自动化和数字化如何让工业工作变得更好。

传播可持续理念

自工业革命以来,提高生产力、可靠性和盈利能力一直是关键的驱动力。如今,在全球变暖的时代,数字化使关键流程可以得到精准的控制,从而降低能耗,提升整个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在麦肯锡2024年报告《从招聘到激励:如何吸引并留住Z世代制造业人才》中,Z世代是唯一一个将“意义”作为考虑入职、留任或离职的关键因素的群体。与其他员工相比,Z 世代更渴望产生影响。

自动化有助于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通过精准高效地执行危险、重复性和低价值的任务,自动化增强人类能力,不仅提升生产力,还赋能员工,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数字化也使关键流程可以得到精准的控制,从而降低能耗,最大程度上减少浪费,最终提升整个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数据是现代工业的生命线。数据访问是保持可持续势头的关键,确保公司能够以高效且盈利的方式生产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同时不损害可持续性。

赢得人才竞争

作为工业推广者,我们需要讲述这样一个吸引人的故事:通过践行可持续性原则,我们可以帮助经济体创造增长,同时不以牺牲地球为代价。

我们所有人,包括制造商、技术供应商和政府,必须通力合作,改变对大型工业的描述,不再将其视为“必要之恶”,而是创新、环保和具有社会责任的推动积极变革的催化剂。

现在,工业有机会吸引Z世代加入其劳动力队伍,但雇主需要做出调整,以实现转型,并确保吸引到目前和未来最优秀的人才。

本文作者:

Barbara Frei,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负责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狄陈静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第四次工业革命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第四次工业革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Matching Talent to the Jobs of Tomorrow: A Guidebook for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21亿,投资更具年龄包容性的劳动力至关重要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