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医疗系统

“极端”的2023年——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你的健康

Image: Colin Lloyd/Unsplash

Carrie Liu
Project Lead, Health and Healthcare China, World Economic Forum


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7月、8月、9月、10月、11月, 12月过半,2023年势必会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北京终于在2023年12月的第三周迎来了初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 1961年至2022年,北京冬季观测到的降雪最多年份在1963年(共有29天)。而2022年,整个冬天只有4天出现降雪。

大家的体感也很明显 -‘夏天’在变长,‘冬天’在变短。雪还没下就没了,转眼就到了夏天。所谓的‘极端天气’发生频率极高 ——热浪(高气温伴随着高湿度)、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山火等各种极端天气已成为‘新常态’。

气候变化与健康

气候变化对全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最根本的威胁,它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健康,以及整个医疗体系的韧性。

身体不撒谎,每个人都切身的体会到对健康受到的影响:气候敏感传染性疾病(水媒、虫媒)‘南病北移’、心肺系统疾病(中风、心梗、心律失常、慢柱肺等均为热浪敏感性疾病)多发、过敏性疾病频发(尤其在儿童群体)、气候抑郁等。

二十年来,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因高温致死的人数增加了70%。在我国,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发现,在东南沿海易受台风侵袭地区以及河南、北京等内陆地区暴雨频发地区,台风、暴雨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0%以上相关。台风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与之相对应的医疗体系(医务工作者、医院、医保)也不断被挑战着。极端气候对于医疗机构持续提供服务造成影响、医务工作者对于气候变化以及其引发的更广泛的‘地方病’认知需要扩展(传染性疾病‘南病北移’)、气候变化而造成的更多的医保支付等。

COP28发生了什么?

在阿联酋迪拜举办COP28(《联合国气象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将健康纳入讨论及谈判范围。

2023年12月12日,中国在内的143个国家(包含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共同签署COP28阿联酋气候变化与健康宣言。

宣言提出气候变化健康融资四大通力合作方向:

  • 鼓励气候变化健康领域的投资
  • 鼓励现有国际资金提供者加强气候变化健康投资组合之间的协作
  • 鼓励分享干预措施融资的最佳实践
  • 酌情改善气候变化健康融资状况的监测、透明度与评估工作

宣言承诺定期与不同的职能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召开会议,以促进协同作用。宣言签署国将在未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卫生大会和其他全球会议上审查我们的集体进展。

各界如何行动?

政策制定:

2013年,中国发布了首个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22年,十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2035战略》)。文件提出,到2035年,中国将建立覆盖全国的气候影响和风险评估系统,并提高预警能力。尽管《2035战略》中有一专门的“健康”章节,但中国仍没有颁布单独的国家健康适应计划。

根据我们的研究,除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外,其他部委尚未发布有关气候变化与健康的指导方针或战略计划。由于没有一个正式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已经发布的计划中列出的行动很可能按照不同的时间安排推进。除定期更新的《国家战略》外,与气候和健康适应相关政策散见于不同政府机构制定的文件中。国家层面的主要部委都制定了自己的气候适应战略,或在已运行的项目中纳入了气候适应要求。然而,并没有针对健康的适应政策。

世界经济论坛气候变化与健康倡议:

倡议旨在通过连接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内多个系统与领域,从系统且根源的角度形成思考,并借助世界经济论坛平台的力量提升领导层对此议题的认知、连接相关利益方以及跨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寻找并推广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中有效且可广泛复制的解决方案。

在此倡议框架下,我们对中国在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进行了全面且广泛的调研,并整理已在中国实施的气候敏感性疾病和其他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健康问题的精准公共卫生工具。我们深信中国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增强对气候变化与健康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与从业者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落地。

以医疗行业为例,行业本身不能成为“作恶者”。全球医疗卫生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医院是高耗能的机构,需要全年全天候无休,且有众多诊断治疗设备需要连续运转。同时,医疗系统对感染的防护和控制更加复杂,并面对着更为复杂的监管体系。低碳转型之路尤其复杂。以下两条路径会给我们未来的讨论提供启示:

  • 减少医疗服务中的排放必须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数字化,同时选择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 预防优于治疗:避免不适当的低价值护理、过度消耗紧缺的医疗资源,通过更全面的预防工作来减少对于疾病治疗的需求。

本文作者:

刘畅,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健康与医疗行业负责人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全球健康

相关话题:
健康与医疗系统气候行动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全球健康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Intelligent Clinical Trials: Using Generative AI to Fast-Track Therapeutic Innovations

投资女性健康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必要的战略举措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