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未来应该如何展望?

“一带一路”倡议投资总额超万亿美元。 Image: 路透社/Tyrone Siu

Spencer Feingold
Digital Editor, World Economic Forum
  •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倡议跨越陆地与海洋,连通多个大洲,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旨在促进互联互通格局加速形成。
  • 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及互联互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

“一带一路”倡议,又称“新丝绸之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铁路建设、卫星网络建设等多个实物和金融投资种类。“一带一路”倡议是迄今为止由单个国家发起的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倡议是)“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结造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雕塑。 Image: 路透社/Edgar Su

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揭开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序幕。这项历史悠久的倡议根植于中国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连接亚洲、中东和欧洲。

“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通过陆路连接欧洲、中东、中亚和亚洲,旨在建立和扩大各州之间人员流通和贸易往来的陆上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主要旨在加强海上合作,促进中国与东亚、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国家之间海上航线不断扩大。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2017年,中国共产党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式写入党章

“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全球互联互通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和参与,所支持的项目和投资足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南美。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合作文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项目类型非常广泛,包括修建和升级公路、港口、铁路、管道等各种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也为提升网络连接和促进数字技术发展注入力量。在莫桑比克,“一带一路”资助的项目已为1000个村落安装卫星电视设备,提供电视信号和节目,助力非洲民众联通世界。

习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表示,“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16年11月,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的纳瓦兹·谢里夫在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试联通活动上发表致辞。 Image: 路透社/Caren Firouz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也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这条经济走廊的起点在中国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规划了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管道等多种贸易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已累计超过600亿美元。

雅万高速铁路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之一。这条连接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速铁路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2023年10月,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将之前需要至三个半小时的行程缩短至45分钟。

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洞察力报告。报告指出,“互联互通不仅是我们时代的重大新趋势,也是未来经济的关键动力。”

报告旨在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典型城市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评估城市间各类关键要素(资本、货物、信息)的流动情况,帮助各个城市加强交流协作,从而形成1个高度联通的共建“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网络。报告研究了欧洲、亚洲和非洲的2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典型城市,并提出了五项关键政策建议:立足城市优势禀赋,强化优势城市通路维度;关注地域、文化相似性,打造优势影响辐射区;依托数字化转型,突出城市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加强城市点对点交流,构建互联互通城市间伙伴关系;共享城市最佳实践,增进城市互联互通紧密性。

Image: Statista

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也一直饱受争议。批评者声称许多“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缺乏透明度。且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可能增加了它们的债务,导致了“债务陷阱”。中国明确表示反对这种观点:这些贷款并不是掠夺性的。

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共建

在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人批评“一带一路”倡议不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共建。

2018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绿色金融倡议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下称《原则》)。世界经济论坛等中外机构也为《原则》的起草和发布作出了贡献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利益相关方签署了《原则》。通过要求贷款方、投资方和规划方积极倡导绿色投资原则,对项目气候风险进行评估、管理和披露,制定及践行绿色投资目标,并承诺逐步淘汰碳密集型投资,《原则》将持续敦促各方确保“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22年10月,“一带一路”倡议中备受瞩目的雅万高速铁路。 Image: 路透社/Yuddy Cahya Budiman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进一步发布了一份题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绿色发展:发挥金融和技术的作用,推动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研究报告。报告详细详细介绍了金融业参与者、金融工具、低碳技术以及有利的地方政策可以通过共同努力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就具体的措施而言,该报告呼吁金融机构减少对碳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并增加使用为环境友好型项目提供融资的绿色债券和主要用于支持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的蓝色债券,从而促进可持续融资机制的运转。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生产国,它拥有引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这可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报告指出,《原则》的多个签署国已经取得了进步。2021年,中国银行宣布将不再向中国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新建煤炭开采和新建煤电项目提供融资。与此同时,中国平安集团也宣布,预计将在 2035 年底剥离对所有动力煤开采和火力发电的项目的直接股权、债权等非资本市场投资。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行有利于绿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政策。2020年,由中国政府领导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了《“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二期),为优化环境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提供意见。联盟还设计了一项评估系统,将投资项目按照其环境影响分为“红、黄、绿”类别,以此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化。

投资总额已超万亿美元,投资增长前景未来可期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投资总额超万亿美元。一些机构认为,中国正计划通过各种债务偿还计划来收回这些资金,“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收债国

虽然多年来投资水平一直有所波动,部分国家也在近年选择不再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项目,但我们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总额在近几个月仍旧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新增签署100余项“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新签合同额高达430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约20%。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总结道:“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建‘一带一路’是由中国提出的,但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本文作者:

Spencer Feingold,世界经济论坛数字编辑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吴逸萌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中国

相关话题:
深度地理贸易与投资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2024年亚洲大学排名揭晓,中国有哪些大学上榜?

Phil Baty

2024年6月17日

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融资途径:中国能提供什么经验?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