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通过这12本书,了解全球经济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了12本经济学书籍,其内容涉及长期困扰人们生活和生计的诸多问题。 Image: Unsplash/Alfons Morales

Jeff Kearns
Managing Editor, IMF Blog
  • 当前的全球发展前景可能会让人倍感无望、难以把握生活方向,战争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了一系列新出版的经济类书籍,其内容包含了从银行业到妇女权利等诸多问题;
  • 不妨留点时间,放下手机,阅读、吸收这些来自前沿思想家的知识。

在现今饱受战争、通货膨胀、债务和分裂之困的世界,我们不妨退一步,思考那些角度更广阔、影响更深远的问题。

从剑桥大学经济学家Diane Coyle到前日本银行行长白川方明,一系列经济学者都出版了精彩的著作。不妨留点时间,放下手机,阅读、吸收这些来自前沿思想家的知识。

以下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与发展》杂志(Finance & Development)最近评估认为值得购买的一些书籍。

《平等简史》

《平等简史》 Image: Belknap Press

作者Thomas Piketty认为全球实现平等的进展比人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人类社会已经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和资产分配做出了可衡量的改善,并仍在朝着这些目标进行努力。不过,要彻底解决今天的不平等问题,我们还需要新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需要在财政税收方面重拾更大幅度的累进性,包括对高收入者大幅提高所得税率、对富人征收全球财富税、实施基本收入政策以及债务取消计划。

《谷物之海:美国小麦重塑世界的故事》

“美国小麦重塑世界的故事”

作者是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的Scott Reynolds Nelson。作者认为,小麦在帝国的兴衰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本书实际上是一部金融史,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描述了小麦在国际商品市场逐渐根深蒂固的地位。

《美中之战:全球经济领导权的争夺》

《美中之战:全球经济领导权的争夺》 Image: Polity Books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创始人C. Fred Bergsten在该书中写道,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共同占据全球经济领导权。他认为“遏制”中国或劝说中国采纳西方观点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更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何种形式与中国共享这种领导权。

《美元的全球货币力量:问题与前景》

《美元的全球货币力量:问题与前景》 Image: Palgrave Macmillan

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美国货币政策也有着巨大的溢出效应。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经济学家Anthony Elson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追溯了美元在贸易和资金流动中逐渐被广泛使用的历史根源,这同时也是二战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过程。

《事业与家庭:妇女实现平等的世纪之旅》

《事业与家庭:妇女实现平等的世纪之旅》 Im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哈佛大学的Claudia Goldin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的妇女权益在工作领域取得了非凡进步。大多数人不再需要在生孩子或工作之间二选一,女性的大学入学率和毕业率也超过了男性。现今美国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已经扩大到足以让许多妇女不仅仅可以获得工作机会,还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戴维营的三天:1971年改变全球经济进程的秘密会议》

《在戴维营的三天:1971年改变全球经济进程的秘密会议》 Image: Harper Collins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Jeffrey E. Garten详细描述了尼克松总统1971年是如何做出关闭“黄金窗口”的决定的,同时记录了尼克松是如何改变主流舆论对此的看法的。尼克松承认美国政策有所松懈且放弃了在国际社会上的责任,后来宣布美国的世界地位有了一个胜利的新起点,使他在国内受众中很受欢迎。

《哈利·怀特与美国信条:不为人知的全球现代经济奠基人》

《哈利·怀特与美国信条:不为人知的全球现代经济奠基人》 Ima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前厅放置着凯恩斯和哈里·怀特的半身铜像。关于凯恩斯的书籍和传记数不胜数,但人们对怀特却知之甚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历史学家James M. Boughton这本关于怀特的精彩传记则试图纠正这种不平衡。

《齿轮与怪兽:经济学的现状与前景》

《齿轮与怪兽:经济学的现状与前景》 Im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来自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Diane Coyle,研究了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大流行病在内的各种动荡如何使人们对先前的信念产生怀疑,并在更大层面上助长了已有的对资本主义和经济学的怀疑态度。她还描述了经济学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已然固化的学术网络如何阻碍创新、好斗的辩论文化,以及缺乏性别和种族多样性等问题。

《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前二十年的故事》

《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前二十年的故事》 Im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该书由许多欧洲央行官员合著,其中包括货币政策部部长Massimo Rostagno。几位作者对历史尚短的欧洲央行在其成立后二十年内危机频发的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它如何应对仍在襁褓之中的货币联盟进行了精湛的分析。大多数人都熟悉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2012年为应对欧元的生存危机提出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口号,但很少有人知道欧洲稳定机制在早期是如何建立的幕后故事。欧洲稳定机制使其(从未实际使用过的)直接货币交易工具在解决欧元区危机方面发挥了作用。

《货币未来:数字革命如何改变货币和金融》

《货币未来:数字革命如何改变货币和金融》 Image: Belknap Press

在当今数字经济的许多变化中,货币这一最基本的技术也遭到了冲击。康奈尔大学的Eswar Prasad试图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金融业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创新,但在不久的将来,巨变仍一触即发,其影响将广触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样貌。

《债各有主:非洲债务问题的祸福相依》

《债各有主:非洲债务问题的祸福相依》 Image: Hurst Publishers

经济学家Gregory Smith在本书中概述了一种他称之为“有目的的借贷”的方法,即把公共借贷与明确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在官方债权人的利益之间进行更好的协调,让私人债权人采取更负责任的“良性”行动,并增强国际体系“监督和构建”的灵活性。Smith还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中国对非洲的贷款,详细介绍了其规模、条件、性质、目的和风险,并讨论了中国几十年来对非洲国家的债务减免情况。

《动荡年代:危机下的央行》

《动荡年代:危机下的央行》 Ima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白川雅明在日本银行的四十年经历了艰难的经济环境。日本经济奇迹消逝,泡沫先是急剧膨胀后又飞快破裂,随之面对日本社会的是失去的二十年。白川雅明从亲历者的角度剖析了日本央行政策,并坦率地叙述了政府和议会内部的互动。作者认为,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稳定金融,金融稳定比物价稳定还要重要。这挑战了传统的观点,即物价稳定应该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本文作者:

Jeff Kearns,IMF Blog 执行主编

本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博客(IMF Blog)合作发布,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江颂贤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经济增长及社会包容

相关话题:
经济增长
地缘经济与政治
金融和货币体系
艺术与文化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经济增长及社会包容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
查看全部

破除24小时经济的四大误解,构建城市新愿景

Saiful Salihudin and Andreina Seijas

2025年11月15日

Making the Green Transition Work for People and the Economy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 北京代表处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