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交谈时,该多表达还是多倾听?
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说话时间占总对话时间的一半以上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Image: Unsplash/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 人们倾向于认为,在交新朋友时少说话能让自己显得更讨人喜欢;
- 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多说话实际上会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
- 但是,完全主导一场谈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研究概述
根据我和我的同事Tim Wilson、Dan Gilbert共同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人们倾向于认为在和陌生人讲话时,自己的说话时间应该占不到一半的比例,也就是只有让别人多说话,自己才会讨人喜欢。然而如果想要显得自己很有趣,则最好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自己在说话。但我们的研究发现人们的这种直觉是错误的。关于该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期刊上,文章从两个方面揭示了类似观点的普遍性以及它们的错误之处。
首先,我们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讲话比例在45%为宜,这样在和新朋友一对一的谈话中才能讨人喜欢。然而实际上有证据显示,“多说几句”不失为一个更好的策略。
在研究中,我们向受试者随机分配了不同的讲话时间比例,分别是30%、40%、50%、60%以及70%。我们发现,参与者说得越多,就越被面前的新朋友喜欢。我们把这种认为“越少说话越讨喜”的错误观念称为“沉默偏见”。
这项研究仅仅有116名参与者,但其结果则与其他研究人员之前的发现相一致。例如,此前有研究在每一对参与者中,随机分配一个人扮演“说话者”的角色,另一个人则做“倾听者”。在进行了12分钟的互动后,研究人员发现倾听者喜欢说话者多于说话者喜欢倾听者的程度,因为倾听者会更感觉与说话者有共同点,且比说话者的感觉要更强烈。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为什么会更喜欢那些不回避表达自己想法的人。知道更多关于新朋友的信息,会更让人觉得双方之间有共同点。
另外,我们还发现人们没有认识到的一点是,和新朋友初见面时形成的第一印象其实是非常总体的,并不会包括太多细节。换句话说,人们不太可能和一个新朋友聊天之后,认为“这位新朋友虽然相当有趣,但并不是很讨人喜欢”。相反,人们更有可能会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例如一个总体上积极的印象,认为新朋友不仅很有趣,而且还很可爱。
因此,结合这些新证据,我们认为,如无特殊情况,你应该在交新朋友时比平时更多地主动开口说话,这样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研究意义
其实很多人都想知道怎样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然各类人际交往教程书也不会持续畅销、经久不衰。
但是,这类书籍的观点由于并不总有实践证据支撑,可能会毫无根据地将人带偏,例如卡耐基《人性的弱点》(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的这个建议:“记住,跟你说话的人,对他自己来讲,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你的问题要重要上百倍”。
而我们的研究则可以帮助人们对与新朋友的社交互动形成一个更科学的理解,并能更有信心、更正确地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研究局限性
在我们的研究中,参与者需要遵循对话中的讲话时间限制。这种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我们能够仔细控制讲话时间这一变量。然而,其局限性也在于它并不能反映社交对话的自然情况,也就是人们能自主选择讲话和倾听的时间占比。未来的研究应该调查此项研究的发现是否可以推广到更自然的互动中去。
此外,我们所允许的最大讲话时间比例只到70%。有可能,甚至非常有可能,完全主导一场对话(例如90%的时间都在说话)不会是最佳策略。我们的研究并不是在说人们应该完全压制对方的发言权,而是说人们可以放心在这种情况下比平时多讲话。
本文作者:
Quinn Hirschi,芝加哥大学决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文与The Conversation合作发布。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江颂贤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