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感到内疚,这有什么作用?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时不时地都会感到内疚。 Image: UNSPLASH/Ethan Sykes
- 内疚的目的是告诉我们,我们的道德标准受到了损害;
-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疚对我们有益,它具有适应性,并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
- 内疚也会产生负面后果,尤其是当我们对他人感到过多的责任或同理心时;
- 采取适应情况的行动是减轻内疚感的最佳方式,例如社区参与有助于对抗生态内疚感。
许多人在新闻中看到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可怕事情时会感到内疚。当我们想到我们伤了某人的心、对孩子的严厉批评抨击或深深伤害了朋友的感情时,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不时地都会感到内疚,并且这可能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经历。
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感到内疚——这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内疚的感受让我们难以忍受,我们该怎么办?幸运的是,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些答案。
内疚的感受提醒我们,我们的道德标准未被满足。这是一种悔恨感——后悔自己做了或忽视了某事,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看新闻时感到内疚。
根据不同的个性和生活经历,人们感到内疚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那些具有高度同理心或非常关心社会关系的人可能更容易感到内疚,而具有高度“暗黑人格特质”(例如精神病或自恋)的人可能不太倾向于这样做。
内疚与羞耻不同,羞耻描述的是一种自我妖魔化的状态。当你感到内疚时,你认为你做错了什么;当你感到羞耻时,你觉得你会这样做是因为你本质有什么问题。虽然羞耻感几乎没什么用处,而且常常让人退出社交生活,但内疚感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后果。
您可能会因各种生活状况而感到内疚。例如,生态内疚与对环境的内疚感有关。幸存者内疚描述了当许多其他人死亡时,那些从危险情况中幸存下来的人所经历的内疚,例如在战争或新冠肺炎中幸存下来。但是,当我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时,我们也会感到内疚。
内疚也有积极效应
据研究,内疚是具有“适应性”的,这意味着它可以使我们受益并帮助我们生存。当我们感到内疚时,这表明我们的道德罗盘正在起作用,我们可以分辨对与错。这会帮助人们相处并互相照顾。
内疚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尤其是当坏事发生在他们身上时。看到某人受苦并感到内疚,使我们更有可能进行“补救行为”,例如伸出橄榄枝或对我们的资源格外慷慨,所有这些都减轻了我们的内疚感。体验内疚可以促使人们为做坏事而道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中的不平等。
同样,内疚在恋爱关系中也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善待我们的伴侣——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做,可以进行弥补。
当谈到在新闻中目睹战争、饥荒或疾病爆发时,内疚感可能会激励我们做志愿者或捐款。看着其他人在帮助他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慷慨行为也会让人感到内疚,这反过来又会促使我们采取类似的行动——从而进行付出。
当你过于内疚时
但内疚也可能产生负面后果并变得“适应不良”。有两种类型的内疚对我们特别有害:“自由浮动的内疚”和“情境内疚”。当你体验到一种普遍的内疚感时,就会产生自由浮动的内疚感;你觉得你不是一个好人。另一方面,情境内疚与对某事承担过多责任有关——例如,因为你对与他们分手感到难过而无休止地试图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前任。
但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无法真正减少内疚感。相反,感觉和行为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不良”。例如,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是个坏人,这可能会妨碍你建立新的关系——你可能会下意识地破坏它们,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它们。如果你的内疚从未停止,你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采取行动来解决它,以至于你筋疲力尽、患上焦虑症或变得抑郁。
看新闻时,如果你无法确定内疚的来源,可能就会开始体验适应不良的内疚感——这可能只是一种普遍的感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觉得自己对坏消息负有个人责任,即使你几乎无法改变情况。
处理内疚的最好方法是采取适合情况的行动。如果你经历的是生态内疚,你可能需要对你自己的生活做出一些小的改变,以确保你以更可持续的方式生活。您还可以参与帮助他人了解灾难性气候状况的社区活动。如果你对自己对待朋友的方式感到内疚,那么道歉并以某种方式提供帮助是有道理的。
如果您正在经历幸存者的内疚,您可能需要考虑写一封自我宽恕信,其中详细说明您想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表现出悔意,向自己道歉并尝试弥补。
然而,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关键是最终放下痛苦。世界不是一个公平的地方,每个人有时都会犯错。无休止地责备自己会让人筋疲力尽——而且会适得其反。为了鼓起我们需要在我们周围创造积极变化的能量和动力,我们也需要偶尔对自己好点。
本文作者:
Jolanta Burke,心理学高级讲师,东伦敦大学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和The Conversation联合发布,首次发表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程杨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科学
分享:
更多关于 健康与心理健康查看全部
Maya Raichoora and Asheesh Advani
202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