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三个固有的反全球化偏见导致贸易战爆发

你支持全球化还是反对全球化? Image: NASA / Unsplash

Shang-Jin Wei

尽管许多关于全球化的争论都集中在开放贸易所带来的不均衡的影响上,但在许多社会中还存在其它三个固有的反全球化偏见。这些偏见往往会带来误导性的公共政策,对雇主和工人都不利。

全球化的反对者不断指出开放贸易带来了不均衡的影响。尽管贸易自由化可以把经济这块"蛋糕"做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更大的一份。而且,与外国产品之间的竞争会使许多人分配到的份额可能比之前小得多。这样的担忧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蓝领美国工人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投票支持唐纳德·特朗普,以及为什么法国农民和工人经常参加反全球化的游行示威。

但是我们不应该夸大这一点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很多社会中存在其它三个固有的反全球化偏见,并且往往会带来误导性的公共政策,对雇主和工人都不利。

首先,尽管全球化甚至会在政府实行再分配计划之前就创造出了更多获益者,但很多获益者都误认为自己是受损者,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全球化所产生的重大的间接利益。

想想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例子。正如很多人常常指出的,与中国进口产品产生最直接竞争的美国部门或地区往往发展得不太理想,因为这些进口产品取代了与之对应的美国的工作机会。但是,正如我和我的同事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所强调的,在2000年至2014年间,使用中国制造的中间投入品较多的美国部门——如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家具和实验室外套等——会有较快的就业增长以及较大的实际工资增幅。然而,全球化的反对者常常无视这些事实。

Image: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此外,虽然只有一部分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被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所取代,但美国规模更大的服务业(及其制造业中的大部分产业)却从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中受益。在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不到五分之一,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约占四分之三——美国所有州和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推行这种发展模式。

因此,我们估计,当把美中贸易的总影响纳入考虑时就会发现,四分之三的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都增加了(但如果只关注直接竞争效应,那么大多数工人的实际工资似乎下降了)。换句话说,在雇主将一些收益重新分配给工人之前,绝大多数美国劳动力已经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益,而工人的总收益也非常可观。

然而,尽管大多数美国人理解中国进口商品对工作机会和工资的直接影响,但他们并未意识到积极的间接影响。这不足为奇。当一家美国公司解雇工人时,其人力资源经理可能会说:“很抱歉,我们必须让你离开,但你应该责怪我们国家从中国进口商品。”特朗普和许多美国媒体都反复重申了这个观点。然而,我们的分析表明,美国扩大就业也与对华贸易有关。

另一方面,当一家美国公司雇用新员工时(新员工的工资往往高于在萎缩行业中所能得到的工资),其老板不太可能说:“恭喜,你应该感谢我们国家从中国进口商品,让你获得了这份新工作。”他们更有可能说:“你之所以获得这份工作,是因为我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这种观念上的不对称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反全球化偏见。

导致这种偏见的第二个原因是公共话语中的不对称。科技、教育和全球化都促进了就业市场改组,加大了对个人的影响。但是国家政客和媒体通常会发现,将社会困境归咎于外国公司或政府比归咎于科技进步、公共教育体系失败、父母教育不足或个人缺陷更方便。毕竟,老师和父母会投票,而科技公司会为政治运动捐款。相比之下,外国人什么都不做。

您读了吗?

最后,不良政策所产生的不对称的利益也加剧了反全球化偏见。从贸易壁垒中获利的企业和个人动力十足地为采取此类措施进行游说。相比之下,大多数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受损的人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这些问题,也缺少资源去争取更好的公共政策。

导致偏见的这三种原因表明,社会很容易采取反全球化措施来伤害大多数的人。实际上,大多数国家在实施经济开放政策时都面临障碍,仔细审查就会发现,这些障碍往往会损害公民福祉。

可以肯定的是,社会需要更好地分配全球化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收益。但他们还必须在其它两个方面加紧努力。

高质量的研究和新闻业将帮助公民更好地了解开放贸易的间接和直接的影响。此外,改善教育体系并加强个人努力将帮助工人提高技能、增强把握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带来的机会的能力。

关于全球化的争论往往带有民族主义、自私自利的特点,论争者也缺乏必要的经济知识,从而导致产生了误导性的公共政策。纠正论争中的负面偏见有助于推出更开明的政策。

本文作者:

Shang-Jin Wei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和Project Syndicate联合发表,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张丽莉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美国

相关话题:
深度地理地缘经济与政治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美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2024年亚洲大学排名揭晓,中国有哪些大学上榜?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