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光时刻,随时可能发生
在被分析的职业中,大约有80%到91%的人会经历至少一次的职业高光时刻。 Image: 路透社/Aly Song
今年早些时候,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首次举办毕加索个人艺术展。其中不同寻常的是,泰特现代美术馆极为细致地聚焦在毕加索一生中的某一年里,在9间展览室中,相关展品依时间顺序逐月排开。这一次展览题为“毕加索1932”,它探索了这位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时期。
在他刚满50岁的时候,以天才之名闻名天下,当时,他住在法国,是顾着司机的显赫人家,有望打破在世艺术家的拍卖纪录(56,000法郎)并且计划在苏黎世举办他的第一次回顾展。但是他依然生活一个质疑他的意义的艺术世界里。与22岁的玛丽·塞雷斯·沃尔特(Marie-Thérèse Walter)的绯闻差点毁掉他的婚姻,他的祖国西班牙正在缓慢地分裂过程中,为未来的内战埋下了祸根。
在这一年里,毕加索创作了100件有色绘画、无色绘画和雕塑。其中包括了三张卧躺的裸体像,据说灵感来自沃尔特,他在诺曼底的乡下的房子里画了10天才完成。其中一张归泰特现代美术馆所有,一张归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所有,第三张归对冲基金经理Steven Cohen所有,他于2013年以1.55亿美元购入,它的上任持有者赌场大亨Steve Wynn不小心失手,几年后流入现任持有者手中。这三幅裸体图在85年以后首次再聚首于这次展览。
毕加索的1923年被称为他的“奇迹之年”。这也符合“高光时刻”的经典定义——一个人一生中万事如意的时刻。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高光时刻”形容为“个人表现明显优于其典型表现的特定时期”,并且更宽泛地描述为“成功是成功之父”。在《自然》杂志上他们发表了他们的结论。
Lu Liu、Yang Wang、Roberta Sinatra、C. Lee Giles、Chaoming Song和Dashun Wang利用诸如票房、谷歌学者引文和IMDB收视率等公共数据库,客观地衡量了关键的、商业的成就,并且通过统计建模运行数据分析了超过2万名科学家、3千名艺术家和6千名电影制片人等职业。
据Fast公司的报道,数据显示,在被分析的职业中,80%到91%的人在其职业生涯中都至少经历一次“高光时刻”。在大约三分之一的案例中,他们有两次的“高光时刻”。然而,超过两次“高光时刻”的情况则非常少。
“我们发现,在所有的这三个领域,职业中的关键性作品表现出高度的时间上的规律性,每个职业都有着高影响力的作品依次爆发的特征,”研究人员总结道,“我们发现这个现象在各个领域都非常普遍:‘高光时刻’无处不在,但是在不同的职业中却各不相同。”
“高光时刻”对科学家来说一般持续时间不过四年,对艺术家和导演来说会微微超过五年。
这项研究为那些感觉自己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的人们提供了希望的光芒。许多人认为我们的巅峰期会在30岁到40余岁的时候出现,“但是数据证明这是不完整解读。”Fast公司的西北大学的Wang这么说道。
例如,在毕加索的例子中,1932年远在他著名的四年“蓝色时期”的非凡产量之后。在他创作这些作品的五年前,他为战争的恐惧而创作出杰作《格尔尼卡》。正如Wang所言:“你的最佳作品可以是你的第一件作品、最后一件作品,抑或是中期的某个时刻的一件作品,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当的。”
作者:Kabir Chibber, Quartz的商业编辑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编辑:万鸿嘉
翻译:胡静璇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