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

关于未来的法院,人们能在亚洲国家身上学到什么

科学技术革新了世界范围内商业和贸易流通的方式。那么,法院是否也能够紧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呢?

近15年来,世界银行一直在研究公司通过地方法院一审判决解决商业纠纷所需要的时间。排名的一端是像新加坡这样花费时间极短的国家——从立案、递交庭审、法院裁判到执行平均只需164天。然而,加拿大则是另一个极端:经历相同的步骤,平均需要910天。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的一部分在于,司法系统的历史比民主体制更加悠久。国际商贸不断发展,司法系统却相对滞后。在很多国家,公共法院面临资金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必要基础设施缺乏等难题。

更加根本的问题在于,法院需要遵守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但这忽略了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的“跨国性”的本质。在国际贸易中,本国中心主义是相当危险的,尤其考虑到国际商业涉及了成百上千个跨国公司,而每一个公司所属国家都是不尽相同的。

国际商业法院网络正在逐步发展,希望能够打破现状。这些法院结合了“去中心化”的仲裁以及传统的庭审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商务的现状与需求。法院通常在国家管辖之外运作,既采用国际法律规则,也遵照国际诉讼程序,通常由国际组织负责——常见的包括国际司法机构等。

法院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允许经过培训的外国律师出庭。这样,法院就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处理跨国案件。巧合的是,绝大多数国际商务法院并不位于西方国家。它们大多位于新加坡、深圳、多哈、迪拜、阿布扎比以及阿斯塔纳等城市。下文将介绍三例应用了新技术的国际商务法院,它们将打破现有的行业模式。

迪拜

迪拜政府推出了极富雄心的区块链战略,希望能在2020年之前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所有政府交易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法院以及Smart Dubai已经开展合作,共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法院

他们的特别工作组正在策划能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法院方案,完成与货币相关庭审的认证,并确保判决能够得到跨境实施。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解决私人区块链和公共区块链之间的智能合约纠纷。

这些创新正是DIFC法院多年来不断努力的又一高峰:DIFC始终致力于贡献高质量服务以及创新,他们还和其他法院签订了超过30个双边备忘录,推进国际商业法院网络的互联互通。2018年,DIFC举办了全球性的会议,主题是法院的发展与创新。此前一年,DIFC还举办了“未来的法院”论坛

相关阅读:
中国

无独有偶,源自“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加强商务贸易国际司法合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中国不仅建立了24小时全天候互联网法院,还分别在深圳和西安设立了两个国际商务法庭。很快,第三个特别法庭将于北京设立,发挥协调作用。

这些法院与中国的“智能法院”倡议相关联,该倡议还囊括了世界上最大的法律数据库。为了实现跨国信息交换,加强互相学习,中国把关注点放在了拓展数据库之上。扩大后的数据库将包括“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判决文书,以及其他可能会对国际商务纠纷决策产生影响的国家的法律文件。

中国的目标是通过在庭审中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语音识别,生成电子文件,并使用其他智能案件处理系统,最终构建能够提供高效智能服务的法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最高法院最近规定,在处理纠纷时,使用区块链技术认证、呈现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

新加坡

新加坡同样也在积极拥抱科学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法院。新加坡于2016年建立了“未来特别法院(Courts of the Future Taskforce)”,包含了15项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倡议,并设立了未来五年科技发展蓝图中至关重要的三个目标。对于新加坡来说,以智能化的方式使用法院数据是重中之重。新加坡也希望其法院数据能够重获其在司法科技中的地位,和中国形成竞争。

在新加坡,很多与网络争端解决能力以及虚拟听证相关的项目已经得以实现,但新加坡国际商事法院(SICC)仍鼓励其来自各国的法官在早期案件管理中使用电话会议以及视频会议。这也意味着法官们无需亲身来到同一个房间,即可协助当事各方调节争端。

SICC还应用了其他科技,例如电子立案服务平台(即时通讯提醒完善了这一平台的功能);此外,高端的庭审科技也得到应用:证据及审判管理系统能够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提交、呈现证据;其他技术还包括数码转录服务,该技术能够用来将音频转录成书面的文字。

不管这些技术能否取得成功,这些倡议都为我们指明了至关重要的一个事实。为了发挥自己的作用,法院不应抱有“司法体制、法律文化形成于上千年之前,因此在未来仍旧适用”的观念。相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法院会关系到虚拟的供应链、区块链加密的智能合约、AI法官、律师,以及数字货币(完成支付以及罚款的缴纳)。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法院,需要更加高效、经济、安全的司法机制——不论哪里,都是如此。

作者:Viva Dadwal,渥太华大学治理中心高级研究员

Mark Beer,国际法院管理协会主席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彭永康

责编:万鸿嘉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区块链

相关话题:
新兴技术第四次工业革命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区块链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更多关于 新兴技术
查看全部

Navigating Cyber Resilience in the Age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Collaborative Solutions for Complex Challenges

神经技术应用在未来十年内可能大幅增加,并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