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

高度智能的生态系统,让游戏更真实

鹿、野牛、叉角羚成群地穿越平原……食腐动物循着气味迅速找到食物;红鲑鱼跃向上游;狼群包围了猎物,虎视眈眈;天空中的鹅列队飞行;负鼠装死,啮齿动物钻进树洞;灰熊受到惊吓时发出阵阵咆哮; 猛禽直冲云霄。

这样的描述也许会让你想起加拿大骑警有关荒野的报告,实际上,这是最近Rockstar Games公司给旗下游戏《红色死亡救赎2》所撰写的宣传语。游戏涉及的要素繁多,能够给玩家带来沉浸式的西部荒野体验。

在《红色死亡救赎2》的各大栖息地中出现了共计超过200种动物。其破纪录的销量证明,模拟实际的生态环境、营造逼真的游戏世界将会在未来成为主流。

游戏大量涌现,复杂性也不断增加。在游戏中还原复杂的虚拟生态系统已经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在虚拟的世界中,动物、植物随处可见,和真实世界中别无二致。

2018年全球游戏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000亿英镑,是电影产业的2.5倍,是音乐产业的6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游戏玩家——对于兴起仅50年的产业来说,这些数字已经足够震撼。

“开放世界游戏”不断增多,给现代游戏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在开放世界中,玩家可以探索虚拟世界,和诸多元素互动。

最早,人们用简单的方块来模拟自然景色。而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构造出动态、可互动的生态系统。植物可供觅食,大批野生动物能够进行复杂的AI行为,和同类、甚至是人类互动。

Cosmi Corporation在1983年开发的《禁林(Forbidden Forest)》是早期模拟自然环境的一次尝试。 Image: Roger Frames plays retro-games
虚拟生态系统

在《红色死亡救赎2》中,食物链最顶端的捕食者,如短吻鳄,会在水下耐心地潜伏。游戏中的任何生物(包括其他动物)只要胆敢靠近水边,就会被短吻鳄拖进水中,成为它的食物。在游戏中,鹿还会和隐藏的捕食者进行互动,从而提醒玩家潜藏在草丛中的美洲狮。

马是游戏中最重要的动物之一,会和其他野生动物进行互动。在遇到熊的踪迹或是潜伏的响尾蛇的时候,马会脱缰而逃,这表明动物的智能程度相当高。

Guerrila Games的《地平线:黎明时分》是一款以机战和仿生“动物”为特色的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中机械兽的行为并不依赖于和玩家的互动。“堕落”的机械兽时常会攻击普通机械兽,玩家还会遇到机械兽的残骸——在玩家的认知之外,游戏中还存在着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

如同真实世界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机械兽的残骸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如果未进入战斗状态,或是在领地闲逛时,昂步者(一种长相类似土狼的机械兽)和光鹰(体型庞大、类似秃鹰的机械兽)会吞食它们所侦测到的机械兽残骸——这正是游戏世界中的分解与营养循环。

任天堂的《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运用了能够根据游戏进程运作的“虚拟狩猎”系统。与真实世界之中一样,玩家在采集植物、狩猎动物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狩猎”,否则就需要等待动植物再次刷新。

我们能够在几十年里中实现如上所述的诸多技术,实在是令人折服。作为媒介,视频游戏还很“年轻”,游戏行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才开始兴起,而电影业在最初的40年间仍然未能摆脱黑白电影的束缚。人们很难想象10年、20年甚至是50年之后,玩家将会玩到怎样的游戏。

相关阅读:
游戏的未来

游戏中的生态系统愈发多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游戏还可以用作教育用途。美国生态学家Anna Groves——他自己也是一名游戏玩家——解释道

“对于喜欢点燃海拉鲁草原的孩子们来说,如果他们发现这和在现实生活中点燃草原很相似,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对草原修复产生浓厚的兴趣。”

越来越多的游戏用生态学要素作为游戏的核心特色,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以及相关性自然也会得到提升。通过玩游戏,孩子们能够以一种愉快、简便的方式接触到学术内容。

对于生态学来说,游戏还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让人们自由地探索这门学科。设计师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灭绝已久的物种或是构建原初的生态系统,复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之前的大自然。孩子们可以在虚拟的自然环境中以直观、沉浸、有趣的方式游玩——这样的学习模式远胜过传统的教学方式。

探索《红色死亡救赎2》中的丛林 Image: Rockstar Games

这样,孩子们就能够通过虚拟的生态环境更深入地欣赏自然界的种种可能性——甚至比那些接触到真实世界中生态环境的学生更加深入。

随着虚拟生态学的发展,视频游戏越来越成为通往其他学科的“管道”。无独有偶,景观建筑学心理学也被纳入了游戏设计的考量之中。在未来,工程、地理甚至是医药学的学科内容都有可能进入下一代的游戏之中。

未来,在设计游戏世界的时候,生态学、建筑学可能会成为“传统”的景观设计元素,被游戏设计师们更多地熟知、运用。不仅如此,不同领域的人也有机会一同合作,共同打造属于未来的游戏,并在此过程中重新定义各行各业。

作者:Umran Ali,索尔福德大学创意媒体高级讲师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The Conversation联合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彭永康

责编:万鸿嘉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创新

相关话题:
新兴技术自然与生物多样性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创新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更多关于 新兴技术
查看全部

Shared Commitments in a Blended Reality: Advancing Governance in the Future Internet

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