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从农村到大都市的华丽蜕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这片位于香港以北的富饶的三角洲最初只是一片农用地。深圳,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仅有3万人口和一辆运营的出租车。在那时,中国依然是一个共产主义农业国家。
如上图所示(由Time Out Hong Kong提供),沉睡的珠三角曾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风口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城市的扩张与合并,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
汇涓流而成江海
1979年,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划分了四个经济特区,旨在吸引外资、鼓励私营企业。
将深圳和珠海划为经济特区是一种战略性的举措,目的是承接香港商业的“溢出”。这对珠三角而言,其影响不仅十分深远,而且立竿见影。
许多因素都促进了该地区的迅速崛起:毗邻香港金融圈、世界级的海港、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储备、低价且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对于迅速成长的公司而言,经济特区几乎没有监管障碍。
在邓小平市场改革的二十年时间里,这个城市的GDP增长超过10倍,并且由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支撑的城镇化正式开始。
将人口分布规模以下图表示,以珠三角地区各城市2020年的人口与欧美大都市当今的人口进行比较:
如今,该地区的GDP与韩国相当。
未来的特大城市
珠三角的爆炸式发展颠覆了地区力量的平衡。
20世纪末,香港是该地区毋庸置疑的经济重地。实际上,就在英国将香港移交给中国之前,香港的经济输出占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如今,局面截然不同。香港回归二十几年后,GDP仅占全国的3%。十年前大约有十五万香港人居住在内地,如今这一数字增长至五十多万。
中国政府推动区域融合的实际行动之一就是修建港珠澳大桥。这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全长31英里(50公里),包括桥梁、隧道和三座人造岛屿。
在中国,各种项目越来越有雄心壮志。在这里,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区域通过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连接起来,才是最合适的。
作者:Nick Routley,视觉资本创意总监和作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张智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