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珠三角从农村到大都市的华丽蜕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这片位于香港以北的富饶的三角洲最初只是一片农用地。深圳,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仅有3万人口和一辆运营的出租车。在那时,中国依然是一个共产主义农业国家。

珠三角地区大城市。 Image: 视觉资本

如上图所示(由Time Out Hong Kong提供),沉睡的珠三角曾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风口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城市的扩张与合并,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

汇涓流而成江海

1979年,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划分了四个经济特区,旨在吸引外资、鼓励私营企业。

将深圳和珠海划为经济特区是一种战略性的举措,目的是承接香港商业的“溢出”。这对珠三角而言,其影响不仅十分深远,而且立竿见影。

许多因素都促进了该地区的迅速崛起:毗邻香港金融圈、世界级的海港、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储备、低价且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对于迅速成长的公司而言,经济特区几乎没有监管障碍。

在邓小平市场改革的二十年时间里,这个城市的GDP增长超过10倍,并且由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支撑的城镇化正式开始。

将人口分布规模以下图表示,以珠三角地区各城市2020年的人口与欧美大都市当今的人口进行比较:

Image: 视觉资本

如今,该地区的GDP与韩国相当

未来的特大城市

珠三角的爆炸式发展颠覆了地区力量的平衡。

20世纪末,香港是该地区毋庸置疑的经济重地。实际上,就在英国将香港移交给中国之前,香港的经济输出占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Image: 视觉资本

如今,局面截然不同。香港回归二十几年后,GDP仅占全国的3%。十年前大约有十五万香港人居住在内地,如今这一数字增长至五十多万。

中国政府推动区域融合的实际行动之一就是修建港珠澳大桥。这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全长31英里(50公里),包括桥梁、隧道和三座人造岛屿。

在中国,各种项目越来越有雄心壮志。在这里,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区域通过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连接起来,才是最合适的。

作者:Nick Routley,视觉资本创意总监和作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视觉资本联合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责编:张智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基础设施

相关话题:
深度地理地缘经济与政治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基础设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深度地理
查看全部

Europe in the Intelligent Age: From Ideas to Action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