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防止塑料垃圾入海,我们还能做什么?

去年,环保领域里令人过目难忘的摄影照片有哪些?洪都拉斯罗阿坦岛的“塑料海洋”应该榜上有名。照片里,密密麻麻的外卖餐盒、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漂浮在一起,仅凭照片很难辨识那片垃圾下面的蓝色海面。这些塑料垃圾据称来自邻国危地马拉,时值雨季,当地的垃圾被冲入海中,漂到了这个海岛附近。

如今,危地马拉已经行动起来防止悲剧重演。该国在入海口附近设置了屏障,以防止垃圾入海。这种由漂浮容器加网格组成的“生物护栏”可以拦截河面上的垃圾,随后当地居民再对其进行清理与回收。据统计,增加这些屏障后,该区域入海的塑料垃圾减少了60%。

这个计划之所以值得肯定,是因为目前全球面临严峻的海洋垃圾问题。世界经济论坛与艾伦·麦克阿瑟环保基金会在2016年共同发布了《新塑料经济》报告。报告称,自1964年至2014年,全球的塑料产量增长超过20倍。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据估计有至少800万吨。到2025年,海洋中鱼类和塑料垃圾的比例为三比一,而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数量将超过鱼类。

(全球塑料产量增长1950至2014年 图片来源 | 《新塑料经济》报告)

如果这个估算不够具体的话,2015年《科学》期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所调查的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在2010年一共产生了2.75亿吨塑料垃圾,其中480万吨到1270万吨进入海洋。预计到2025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将增加一个量级。

这篇研究还对所调查的区域进行排名,结果中国以塑料垃圾入海排放量132万吨至353万吨之间而排名第一。

不过,这个结果并没有获得学界一致认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表示,该调研项目的假定模型是以固体废弃物、人口和经济状况来推测垃圾入海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李道季表示,中国有很大数量的塑料制品被回收行业收走,有价值的塑料品不会流入海洋。此外,由于社会文化的因素,在广大农村地区、年长和男性人群中,诸如洗面奶之类的日化用品普及程度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单纯按照消费市场数据来计算并不科学。

按照李道季及其团队的计算,每年中国真正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应该在几十万吨左右。

中国自2007年开始全国海洋垃圾污染监测,在近岸海域近50个站位进行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和海底垃圾监测,包括记录垃圾的种类、名称、尺寸等数据并加以分析。每年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将发布相关数据。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在接受《中国海洋报》采访时表示:“通过多年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尽管现有监测未发现我国海洋垃圾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区域,但海洋垃圾局部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另一份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研究是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的一篇垃圾入海研究,该研究称大多数塑料垃圾经由河流入海,而全球90%的入海塑料垃圾集中来自10条河流。这10条河流中,8条位于亚洲,包括了中国的长江、黄河、海河、珠江。研究人员指出,减少这些河流中的垃圾将有助于缓解海洋塑料污染问题。

《中国海洋报》的一篇报道指出,中国目前的海洋检测工作“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及有效应对相关国际事务”,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海洋塑料垃圾入海通量不明。报道称,现有的监测数据“仅支持对海洋塑料垃圾赋存现状的评估,无法估算河流、排污口、海上养殖和捕捞、海上勘探开发活动等输入塑料垃圾的通量”。

但是,近年的一些媒体报道也显示出中国对于海洋保护的努力。

2017年9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 ,以开展相关研究,增强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微塑料是近年来环保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中心的成立代表着中国环保检测部门对待前沿环保问题的积极态度。

而在上个月26日,广东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在一起污染海洋环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中胜诉,报道称这是去年7月民诉法修改施行后,全国首例检方支持提起诉讼的污染海洋环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随着中国进一步完善对海洋垃圾的监测和管理,以及出台配合整体的限塑令和推动垃圾回收行业,中国也将为阻止塑料垃圾入海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Karen Liu,Formative Content作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责编:张智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中国

相关话题:
深度地理自然与生物多样性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深度地理
查看全部

Europe in the Intelligent Age: From Ideas to Action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