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月用户已超十亿

在2月,微信的月用户已经迈过10亿大关,为中国社交媒体软件立下一块里程碑。
这个数字因为中国春节而迅速增长,春节期间,数百万的用户相互发放电子红包作为传统红包(将钱放在红色的信封中送给亲戚朋友的习俗)的代替庆祝节日。
移动巨人

微信的吉祥物陈放在中国广东的腾讯办公室
Image:路透社/Bobby Yip
该应用软件于2011年由腾讯推出。腾讯是1998年由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Pony Ma)创办的互联网公司。

马化腾(Pony Ma),腾讯创始人
Image: 路透社/Bobby Yip
从通讯软件走向一体化平台
微信起步的时候是一款与WhatsApp相似的通讯软件,但是现在的微信则远不止通讯。除了作为一款社交网络软件,微信还可以通过手机支付系统“微信支付”进行网上购物、预约出租车、预定餐厅并且点餐。

中国消费者越发青睐手机支付的方式。
Image:路透社/Jason Lee
中国消费者越发青睐手机支付的方式,而微信支付是其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飞速上涨。去年达成了128亿美元的手机转账记录,这也使得中国城市成为“最接近无现金化消费经济”的存在。
微信在世界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中排名第五,仅次于美国科技平台巨头Facebook、YouTube、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虽然Facebook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用户花在微信中的时间超过花在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推特上的总和。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天在微信上花超过4个小时的时间。比较来看,用户平均每天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仅不过22分钟。

2018年2月,微信实现10亿的月用户
Image: Statista
在日常活跃用户和订阅方面,微信也是中国顶级的在线视频平台。
微信的母公司腾讯完全拥有或是持有部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股份,包括英雄联盟、使命召唤和魔兽世界。腾讯的游戏王者荣耀是2017年第一季度世界上最赚钱的游戏。
隐私方面的考量
微信不需要与外国的社交媒体或是通讯软件竞争,因为Facebook、WhatsApp、推特、Instagram和Snapchat在中国受到封禁。
虽然美国政府向科技公司索求数据,但是这些要求和条款具体内容未曾披露。但是,微信和其他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一样,被要求与当局分享私人用户信息并审查邮件。
微信的隐私条款中声明,其可能需要“保留、披露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和“响应政府机构的要求。”
中国还收紧了对微信群的规定,要求讨论群管理员对成员的言论负责。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小组Citizen Lab对微信的审查制度进行了研究。其发现,人们的聊天可能会被屏蔽,因为微信会自动屏蔽政治敏感词汇和短语。
鉴于微信用户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姓名,中国政府正在考虑使用该平台开发国家注册的电子身份证。
这个试点项目目前在广州展开。这一举措将意味着微信会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Alex Gray,Formative Content的作者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胡静璇
责编:张智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社交媒体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