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

过多的道德规范,反而会适得其反

人们很容易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今的世界中,我们的身边缺乏道德。如果人们能够按照道德伦理行事,如果道德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能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说到人类目前所面临最大的道德挑战,我却认为,我们并不缺乏道德——恰恰相反,我们被太多的道德准则所束缚。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身边有太多不完善的道德规范。我们思考、谈论道德准则的方式缩限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难以倾听他人的声音。因此,我们就无法正确处理多元化的思想以及分歧,陷入思维定式,形成恶性循环。

非对即错,非黑即白

谋杀是不对的。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主观偏好,这是客观的事实。这意味着,这条道德准则对所有人都适用。如果有人认为谋杀是对的,那他一定是错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按照上述的方式讨论道德相关的话题,不局限于谋杀。我们认定一些道德事实,并依此证明自己的道德立场是正确的。

有些人认为道德事实的正当性来源于神;有些人认为其正当性来源于自然权利,或是某些有关人性的根本性的事实:受难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苦难。

很多人把道德当做一门科学,认为人们可以不断学习有关世界的道德事实:奴隶制是不好的;女性应当拥有与男性相同的权利——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刷新”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三个问题

我认为,这种对于道德的普遍看法,有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首先,就其本身而言,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并不认为道德有其客观来源。长久以来,我一直试图寻找道德客观来源,但从未找到能够令人深深信服的来源。即使认为道德是由神赐予的,能够区分绝对的对与错,人类能否正确地解读神的意志仍然有待斟酌。历史证明,对于神的意志的不同解读反而会带来苦难。即便是今天也是如此:教条主义者会把他们的道德观强加于他人之上。

其次,考虑到我们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道德观念,“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道德观”的观点站不住脚。比如,关于国家是否有权对罪犯施行死刑、安乐死是否妥当、性取向在公共、私人领域应当如何体现等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如果认为道德与客观事实有关,而世界上又存在很多种不同的道德观,那么这就意味着有很多人所坚守的信仰是“完全错误”的。因此,这种看法并不能说明道德的本质。

此外,有的人在依据道德判断事物时,抱有一种“非黑即白”的态度。这样一来,他们总是会试图证明别人是错误的,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道德观念。他们完全无视对立方的观点,这也就抹杀了积极的互动、协作的可能性。

道德改革

为了应对这些道德问题,我们必须慎重地对道德本身进行反思。

我们最好能把道德当做一种文化工具,帮助我们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更好地生活。说到底,我们都有想要追求的利益。虽然每个人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让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过得更好、避免苦难,追求愉悦、满足感。

实现这些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社会化的生活,即与他人交往、协作。然而,我们的利益,或是实现利益的方式,时常会和他人冲突。这种冲突会给每一个人的利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道德是一系列准则。根据这些准则,我们尽可能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尽可能高效地生活。实际上,道德准则并不是自上而下被“赐予”给我们的,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总结、发掘。

当然,我们并不是总是以这种方式看待道德。因此,有时我们会诉诸宗教、传统。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并没有改变。现在,我们认识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不同人追求幸福的方式很有可能互相冲突。因此,强调社会联系的道德规范也许就会和强调个人发展的道德规相冲突。

不仅如此,另一个问题在于,我们似乎总是在寻找一种普适的道德规范,试图解决不同的问题。生活在较小地方的居民(如北极)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在现代化大城市中的人并不相同,因为大城市中的资源十分富足(如悉尼、墨尔本)。如果我们在两个地区适用同样的道德准则,问题或许并不能得到解决,反而会恶化。

实际上,道德准则并不应该是“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应该强调包容、协商。我们需要学会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对美好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各自的问题所在,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

推荐阅读:

我们还应当抛弃道德教条主义,接受多元化的道德标准。说到底,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种观念:道德并不是什么客观事实,并不能不分时间、地点地适用于任何人。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道德就陷入了“什么都行”的相对主义困境。我们仍然可以判断某种特定的道德准则是否行之有效:这种准则真的能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吗?实际上,很多道德准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改变。

当今世界愈发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文化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改变思考、讨论道德的方式。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些,所有的道德挑战会变得更加棘手。

作者:Tim Deam 悉尼大学哲学系荣誉研究员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The Conversation联合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彭永康

责编:张智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媒体、娱乐及信息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行为改变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新兴技术
查看全部

Centre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4IR) India – an Impact Journey

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推动全球旅游民主化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