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施瓦布:“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包容性增长的先进平台

World Economic Forum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高级别对话会议发表演讲 (下附演讲全文)。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促进公私合作的国际机构,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系统领导力”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理念的重要思想领袖,施瓦布教授赞赏“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增长与国际合作贡献新模式,

施瓦布教授在演讲中分享了对倡议的五点观察。 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

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间对话与多边合作,实现长远、共同利益在发挥市场力量同时兼顾社会包容性和风险抵御力提升有效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先进的开放平台理念,催生协同效应,产生创新成果提供全球需要的正面叙事,释放人类追求和谐发展的共同价值观

施瓦布教授表示,世界经济论坛愿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论坛各项战略,全力支持倡议取得成功。为此,今日论坛与中国发改委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明确围绕倡议的合作愿景和工作方向, 将通过开展区域性和国家间深度研究,发现和传播最佳实践和解决方案。

世界经济论坛第11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将于2017年6月27-29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会议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超过2000位嘉宾将为制定全球、行业与未来议程展开讨论,会议也将继续就如何进一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探讨。

以下是施瓦布教授在“一带一路”论坛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各国部长,

各国际组织负责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自习近平主席于今年一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以来,各项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在这场里程碑式的重要演讲中,习主席强调指出,持续加强全球合作是塑造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最佳方式。“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成为区域合作、发展与增长的典范。

随着地缘经济力量的改变,丝绸之路在过去两千五百年间历经兴衰,改变了许多人民和帝国的命运。在接下来的几天,我相信许多评论家将重新审视这条横贯中亚的贸易与交流路线的历史意义。如今,我们将在“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主题下,开启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正因为如此,我对“一带一路”倡议满怀热情。这一倡议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将通过以下五个重要的创新方式,对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1. “一带一路”倡议以利益相关者理念为基础

“一带一路”促进国家之间的多边合作,但也需要企业的参与。我相信,要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最佳方式就是践行利益相关者理念。我在四十多年前提出了这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世界经济论坛——一个致力于推动公私合作的国际机构。利益相关者理念的基本原则就是探寻基于对话的长期解决方案,获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与意愿支持,从而取得有助于实现他们的长远、共同利益的最佳成果。

2. “一带一路”倡议寻求以最佳方式发挥市场力量

市场驱动下的全球化已帮助十多亿人民摆脱贫困,成为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但我们都知道,纯粹市场导向的全球经济也会引发系统性挑战,例如缺乏包容性和风险抵御力。在多极化世界中,我们既是国家公民,也是地区公民,更是全球公民,身份互相重叠,因此就需要新型合作模式,尊重这一现状以及各事项的轻重缓急。同时,如习主席在达沃斯论坛所说,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3. “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我们有效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世界最重大、最有前景、也最具颠覆性的趋势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各类技术的不断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变革性力量,正在模糊数字、物理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沟通和生活方式,重新定义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为我们改善个人生活与社会状况创造巨大机会。如果我们运用得当,将会形成一种更加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这不仅会为人们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也会真正提升整个社会和所有人的福祉。

正因如此,我们将于6月27-29日举行第11届新领军者年会,主题就是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届时将有近2,000名商业领袖、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大连。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推动合作,共同实现这一目标。面对转型巨变,这场全球创新、创业与科技峰会将发挥空前的重要作用,帮助所有利益相关者做好应对未来的准备。

4. “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在开放式平台的基础之上

“开放式平台”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决定性特点之一。许多新型商业模式既是数字平台,也是物理平台,通过独特而新颖的方式利用并共享资产、资本和劳动力。中国已经有许多颠覆性的平台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阿里巴巴、滴滴和腾讯等。这些经验可以共享,成为其他企业的榜样。

相比传统模式,平台经济模式可发挥协同效应,促进更具活力的增长。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这种新型平台理念而建立的具有开创性的国际框架。根据这一理念,平台需要的不是指挥家,而是保驾护航者,来发挥促进和协调作用,确保实现各方共赢。中国作为负有特殊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已承担了这一重任。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建立包容性的“平台”,覆盖古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所有区域,不仅包括路线所及的国家,也接纳有意参与互助合作的国际和区域组织。这一倡议尊重各国国情差异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强加具体计划或意识形态框架,而是为互利合作创造共同基础。

因此,我们将把这一倡议纳入世界经济论坛各项战略,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取得成功。首先,我们将在所有重要的区域活动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和发展。其次,我们将在达沃斯年会上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和支持倡议。在我们的全球系统倡议及新成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为此,我们已在本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世界经济论坛平台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5.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全球需要的正面叙事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世界经济遭遇了日益沉重的下行压力。传统的区域和平与合作框架被民族主义力量瓦解,后者将民众的失落感归咎于各种外部因素,如“难民”、“恐怖分子”甚至“全球精英”。

“一带一路”倡议可成为其他区域应对类似挑战的典范。加强区域合作是全球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基础。当今世界日益多极化与互联互通,更容易受到急剧发生的颠覆性变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履行全球责任的同时,也要兼顾区域、国家和本土的实情,努力在区域多元化的基础上实现全球和谐共处。

这些因素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背景,因此,本届峰会的讨论应力求务实,提出可执行方案,助力全球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涵盖的国家人口占全球总数的近三分之二,GDP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座各位领袖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让这条贸易路线释放新的价值源泉,并找到与民众分享这种价值的方式。“一带一路”倡议应当引领全球经济这趟列车,使之驶向更加繁荣、更加包容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最后,请允许我对未来的工作谈一谈我的想法和愿望。

我们知道,创新是开启增长新模式的关键。正如习主席在达沃斯所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杭州峰会上达成重要共识,要以创新为重要抓手,挖掘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

自从这一倡议启动以来,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地区内外的许多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可以说,倡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

· 改善了互联互通状况

一些标志性项目成果斐然,例如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连接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铁路项目、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铁路项目,以及其他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或开发合作项目。

· 加强了人员联系与交流

在中国的留学生中,超过半数来自“一带一路”国家。民间合作成绩显著,前景可观。

让我们把握良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物理连通,也要重视网络空间和物理世界的连通:如何使“人人享有互联网”,建立贸易和交流的动脉;如何利用大数据、智能标签、人工智能和预测网络等新技术促进商品流动。

互联互通不只是修造公路和铁路,也包括管线和数字光纤高速公路,以及持续的资金流动。我们知道,提高互联网带宽能刺激地方GDP增长,但如果在线购买的商品由于路况不佳而无法送达,就无法充分发挥这类投资的潜力。互联互通不仅是我们时代的重大新趋势,也是未来经济的关键动力。

中国有一句俗话:“要想富先修路。”我想现在可以说:“要繁荣先连通。”

在今年1月17日举行的达沃斯年会上,习主席描绘了一个融合、开放、合作的世界发展愿景,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核心要素。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中国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Europe in the Intelligent Age: From Ideas to Action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