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和运输

全球通勤时间哪最长?河北燕郊租间房

Alex Gray
Senior Writer, Forum Agenda

你觉得每天上下班路上多长时间合适?1小时?2小时?如果某一天,你通勤所需要的时间比你工作的时间还长呢?平均6个小时,最长则能达到9个小时,这就是最近BBC的一篇报道所刻画的,数十万北京上班族每日的痛苦旅程了。

北京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是52分钟。然而大量被首都高耸入云的房价挤出首都的上班族,只能住在房租更便宜的卫星城和周边市镇里。距北京市中心35千米的河北燕郊,就是其中一座承载了数十万通勤族的床的“睡城”。

全城大拥堵

2030年,中国的城镇地区将容纳超过10亿人口,城市化率将超过70%。而现在,北京等特大城市已经开始每日饱受交通拥堵的困扰。部分通勤族为避免堵车选择不再开车,甚至有驾车上班族在燕郊用人力渡船渡河以绕过堵点;另一些年轻上班族的爷爷奶奶辈则选择每天早起,替年轻人在进城的公交车站排队,一排就是几个小时。

超远通勤族越来越多

同时在美国,通勤族在路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2015年美国人的日均通勤时长比2014年增长了24秒,意味着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要在路上多浪费3小时20分钟。而在英国,超过370万通勤族每天的通勤时间超过2小时,这一人数在过去五年增长了三分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得离工作单位更远,甚至上班需要跨越国境。这些“超远通勤族”通常选择多数时间在家办公,每周只去上班一两次。他们因此可以降低住房和通勤成本,同时确保自己在大城市、收入较丰厚的工作机会。

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服务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和工作用计算机旗鼓相当的家用计算机系统的出现,以及移动通讯系统的逐渐铺开,都促生了超级通勤族的出现。

在欧洲,2014年约有170万申根区居民上班时需要跨越国境。跨境通勤族的比例在斯洛伐克(5.7%)、爱沙尼亚(3.5%)、匈牙利(2.4%)和比利时(2.3%)等国家尤为突出。欧洲廉价航空公司的兴起也催生了更多的超级通勤族。

通勤的优劣

长时间通勤可能与肥胖率上升、高胆固醇、高血压、颈肩背部疼痛有关,甚至与离婚率、抑郁率和死亡率有关。一项英国研究则指出,持续长时间通勤可能会导致每周摄入的热量平均增加700大卡。

但通勤也有好的一面。在车上的时间可以用来重读经典著作,或者丰富自己的知识。

通勤的未来

未来科技可能将会让长时间通勤逐渐消失。“Hyperloop”直通高速管道列车有望把2小时的高铁路程缩短到20分钟之内。

大数据同样也将重塑交通管理模式。马德里市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系统,通过调整公交车或火车班次来应对公共交通出行的高峰与平峰。这一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准点率,也能有效缓解站台和车内的拥挤情况。
但也许以后我们甚至都不用上下班了。世界经济论坛的《就业未来报告》指出,44%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同以下观点:“企业以后将更倾向于仅在固定职能岗位保留少数核心全职员工,而在全球各国为特定项目招募远程员工、额外顾问或承包式员工。”

作者:Alex Gray, Formative Content。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钟源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供应链与运输

相关话题:
供应链和运输工作与未来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供应链与运输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High-Emitting Secto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Low-Carbon Suppliers

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