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让中国-拉美商贸关系“走进新时代”
自新千年伊始,中国就成为了拉丁美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事实上,中国是巴西、智利和秘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自2000年至今,中国和拉美的贸易量增长了22倍,与同期仅翻一番的拉美—美国、拉美—欧洲贸易关系形成了鲜明反差。
现在,中国—拉美关系正在进入新的领域,双方已远远不止是贸易伙伴关系,还涉及到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和贷款)以及政治方面的合作。仅2016年一年,该地区政府便获得了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的210亿美元贷款。
不过,贸易往来仍将在中长期继续作为双边关系的主旋律。那么双边商务机遇有哪些呢?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机遇?
寻找新的贸易机会
根据2016年《拉丁美洲经济展望》报告,毫无疑问,中国的结构性转型意味着传统的大宗商品出口量会大幅下降,因此,像智利、秘鲁这样的矿产出口大国受到的影响最大,到2030年,这些国家的年出口增长率可能会从本世纪初惊人的16%下降到4%左右。化石能源出口国(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及农业型经济体(尼加拉瓜、危地马拉、乌拉圭、巴西、洪都拉斯、巴拉圭、阿根廷)都将受到类似的打击。
相比之下,以制造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墨西哥、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受到的影响会稍微小一点,增速降幅要小很多(未来出口增长率可能从本世纪初的5%降到2%)。
中国的经济结构再平衡在特定农产品行业也会给拉美的出口创造机遇,毕竟它要用远远不足世界10%的耕地和水资源支撑着全世界近20%的人口。
除此之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的食品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人均砂糖、家禽和羊肉的消费量会在未来十年激增(涨幅超过20%),同时鱼肉、植物油、水果、蔬菜、牛奶和牛肉的人均消费量也会呈两位数的增长。阿根廷、巴西、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可以凭借在产品细分和出口产品方面的优势将从这些趋势中获取最大利益。
到2022年中产阶级新增支出预测(按购买力平价折算,2011年定值美元,万亿)
新时代:行胜于言
然而,要想抓住这次机遇就要需要采取行动。
比如,满足中国逐渐增长的食品需求需要有有效的行业发展政策及覆盖面更广的横向政策。
拉美国家政府需要支持企业,帮助他们在生产链中达到更高的增值阶段。乌拉圭肉制品行业实现了电子追踪,阿根廷开发出大豆种子,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价值可以通过营销及物流实现增长,特别是在农业领域。要想争取到中国消费者,拉美的企业需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以及国家和品牌的认可度。
拉美的矿产企业同样需要扩大业务范围,不能局限于开采,还应包含物流、基础设施及其他服务。提高当地产业能力,鼓励中国及当地企业升级业务合作,这些都能够有所裨益。像厄瓜多尔Mirador或巴西Minas Gerais这样投资采矿相关服务业和产业的项目就是这一策略在实践中运用的例子。
拉美各行业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比如为中国的跨国企业的全球网络提供后勤和通信支持。巴西和哥斯达黎加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Stefanini是巴西一家主要的IT服务公司,提供外包和系统支持,现在在中国设立了分部,为汽车行业的中国客户提供服务。旅游业也显示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因为目前每10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曾到拉美旅游。拉美国家可以重新考虑签证限制和复杂的移民手续以促进地区间交流。
“如何实现”非常重要:多边对话
要想抓住这些机遇,需要强化此区域的对话和谈判协调机制。双边协议让某些国家受益的同时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利用区域平台及区域贸易协议的发展要能增强该区域的竞争力以及与中国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目前已有的平台,比如加勒比共同市场(CARICOM)、中美洲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及拉美太平洋联盟(Pacific Alliance)都能够促进协调机制的建立,帮助拉美国家找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策略,同时成为对中国更有吸引力的市场。在与中国的对话框架下,拉美区域贸易协定不应该局限于贸易政策,还应包括非壁垒措施以及服务业、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和监管透明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时机已到
现在正是建立新型中国-拉美合作关系的时机,双边伙伴关系已经不仅限于贸易,而是呈现出拓宽领域的趋势。因此,推出新的富有成效的发展政策,比如关注能够促进更新和多样化的技术及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尽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抓住未来中国—拉美关系向好带来的商贸机遇,就必须要付诸行动。
作者:Angel Melguizo,经合组织(OCED)发展中心拉美单元首席经济学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