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9张图看懂G20对能源和气候的重要性

2016年G20杭州峰会前夕,中美两国批准了《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打下了基础,而作为世界主要经济提供合同参与的会议,G20对全球气候与能源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国家普遍较为富裕,更占据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头。这是因为他们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占据世界前列;而就算这些国家的低碳发电装机量占到了全球装机量的半数以上,也难以弥补其造成的环境负担。

巨大影响

二十国集团(G20)由19个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罗斯、南非、韩国、土耳其、英国和美国,以及欧盟这一超国家集团组成。

尽管G20包含全球两大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但各成员国总人口也只有46亿人,也仅占到了全球73亿人口总量的63%。

Image: 世界银行数据库

而另一方面,G20国家产出了82%的全球GDP。美国更是以全球4%的人口,创造了全球GDP总额的24%。

Image: 世界银行数据库

排放大国

G20国家不仅对GDP有着巨大影响,他们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大超过全球人均水平。中国贡献了全球27%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美国则贡献了16%。

需要注意的是,G20国家间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差距很大,例如美国人均17.1吨的数值就是印度人均1.7吨的10倍。中国在人均值上与英国相仿,均是约6.7吨。

Image: BP 2016全球能源统计回顾

G20国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他们消耗的化石燃料总量之和高于所有其他国家。举例来说,中国每年的煤炭消耗占到了全球份额的一半。中国对于煤炭的需求近年来持续下降,拉动了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下降。

尽管阿根廷和沙特等国的煤炭用量可以忽略不计,G20国家的煤炭消耗量总和还是占到了全球份额的93%。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印度有时被认为将主导未来的煤炭需求增长,但其当前的煤炭用量仅有中国的五分之一。

Image: BP 2016全球能源统计回顾

G20国家也占据了全球石油用量的四分之三,其中美国一国的石油需求就占据了全球的20%,领先于中国的13%。记住,美国人口只占据了世界人口的4%。

Image: BP 2016全球能源统计回顾

低碳发电装机量

在G20国家大量消耗传统能源的同时,其对于低碳能源的利用也在世界上占据垄断地位。举例来说,G20国家的的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占据了全球份额的93%。

中国的太阳能发电总量近来达到了4300万千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太阳能装机大国。少数几个国家垄断了全球的多数太阳能发电装机量。

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诸国拥有全球85%的太阳能发电面板。而在发展太阳能方面具备雄心的印度等国将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Image: IRENA

G20国家对风能发电装机量的垄断更为突出:2015年,只有2%的风能发电机组位于G20国家以外。而在G20国家之内,印度在风能发电装机量上领先英法的事实则让人惊讶。

需要注意的是,风能发电装机量并不等于发电量,最终的发电量还要取决于发电机组的功率。例如当中国在发电装机量上超越美国时,美国在最终的发电量上反超了中国

Image: IRENA

以及,G20国家运转着全世界97%的核能发电机组,其中美国(29%)和法国(18%)两国相加就基本占据了全球总量的一半。这样的比例背后,是部分G20国家,尤其是G20国家,已经或正在削减该国的核能发电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日本有着较大规模的核能发电机组,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之后,日本政府停止了多数反应堆的运作。下表的数据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包含2016年早些时候尚在运行的核反应堆。

Image: IAEA PRIS database

G20总结

上文中的数据整合成了下面这张图,更加直观的展现了G20国家在全球财富、排放和能源领域的统治性地位。

Image: Carbon Brief

G20会议是一系列重大国际政治活动的其中一环,上一个如此高规格的活动还要追溯到去年《巴黎协定》的谈判与通过。

气候变化问题在G20峰会上的优先级也许不会很高,毕竟叙利亚内战和英国脱欧等“传统”国际议题将成为会议焦点。

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应当意识到,G20国家做出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决定,都将极其显著的影响全球各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和行动。

本文与Carbon Brief共同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作者:西蒙·伊万斯(Simon Evans是英国“碳简报”(Carbon Brief)网站的政策编辑。
翻译:达沃斯博客翻译小组·钟源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世界经济论坛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中国

相关话题:
深度地理气候行动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深度地理
查看全部

2024年亚洲大学排名揭晓,中国有哪些大学上榜?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