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崛起已经全面展开。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数据显示,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自动化步伐正在加快。2016年全球每1万名员工中仅有74台工业机器人;而到2020年,制造业中的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13台。目前,亚洲机器人密度为每1万名工人中有118台,欧洲有114台,而美洲有103台。中国是工业自动化推进速度...
人们目前已几乎达成共识,新冠疫情危机对女性的影响更为严重。由于托管所纷纷停业、学生在家上网课,职场母亲承担起看护孩子的责任。黑人女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黑人社区造成了更加严重的伤害——受到的打击还要更大一些。
如果你觉得最近自己的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你不是一个人。
我们似乎都认为自己非常擅长与人交流。然而事实是,即使我们当中那些善于沟通的人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好。在同自己所熟知的人的互动中,我们对自己沟通能力的高估更加明显。
几代以来,我们人生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获得大学学位,以便满足求职的需要。这些学位就是我们职业护照上的印戳,为我们剩下三分之二的人生铺平了道路。这意味着我们工作的性质以及从事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一生都将保持不变——当然,事情已经不再是这样了。虽然我们的父母可能会终生从事同一份工作,但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好几份工作——不仅是工作,从事的领域也会有很多。我们的孩子有可能在职业生...
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几乎一夜之间,企业和个人都被迫进入了快速变革阶段,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脱节、压力、措手不及和不可预测性。
时值国际扫盲日,我们在过去的50年里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全球识字率从1976年的69%提升到了2016年的86%。全球每个地区都有所进步,但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识字率64%)、亚洲(识字率71%)、中东和北非(识字率80%),扫盲挑战依然显著。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关于种族和反种族主义的图书霸占了畅销书榜单,包括依布拉·X·肯迪(Ibram Kendi)、Ijeoma Oluo、雷妮·埃德-洛奇(Reni Eddo-Lodge)以及罗宾·迪安戈尔(Robin DiAngelo)等在内的作家声名鹊起。
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新冠肺炎已经揭露并放大了我们社会中的系统性不平等和失败。
如果你今年要踏上职业阶梯的第一步,或重回职场,那真是难到家了。
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年轻人面临着劳动力市场疲软以及教育前景不明朗的严峻挑战。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对人口普查局数据的最新分析,在2020年2月到6月期间,既无学业也无工作的年轻人比例(有人称之为“断线率”)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增长大部分与年轻工人失业有关。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纳税人帮助企业给不上班的工人发放薪水,从而控制了失业率。但是与部署了这一政策的其它国家一样,英国经济承受了高昂的代价——此举可能将英国赤字扩大到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水平的近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