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随着海平面上升,沿海特大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防洪屏障

如图所示,上海已将其中一个公园变成了海绵设施,使用可渗透材料吸收雨水。 Image: Unsplash/Edward He

Olalekan Adekola
Senior Lecturer in Geography, York St John University
Faith Ch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分享:
我们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论坛为 加速 气候变化 行动做了什么?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气候变化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实时追踪:

气候变化

  • 世界上诸多最为贫穷的人生活在最容易遭受洪水侵袭的地区;
  • 由于气候变化,预计未来几十年情况会持续恶化,尤其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国家;
  •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城市必须成为“韧性社会”,并对其基础设施做出调整;
  • 具体的策略包括“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和其他“蓝-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世界上许多最贫穷的人生活在最容易遭受洪灾的地区。在印度东北部,一些居民在过去十年中至少有八次被迫重建家园。在非洲,其最大城市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可能因严重洪水而变得无法居住,而最近由热带风暴安娜引发的洪水,则影响了非洲大陆南部的数十万人

预计未来几十年情况会继续恶化,特别是对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中低收入国家的许多世界大城市而言。本世纪,他们的人口预计将会有大幅增加。 例如,根据一项学术估计,到2100年,拉各斯的人口可能会达到8800万。

这些城市已经在改善其基础设施。但大多仍聚焦在大型工程解决方案(如防洪墙和防洪堤),而不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更为全面的计划。正如我们最近在研究中所提出的那样,这些城市必须成为真正的“韧性社会”,以免错过最佳防洪时机。

“蓝-绿色”基础设施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解决方式,尝试超越只简单关注工程领域的局限想法。 例如,一种方法是建立所谓的“蓝-绿色”基础设施,利用规划系统将河流、运河、湿地(蓝色),以及树木、草坪、公园、森林(绿色)整合在一起。这一项目可能涉及到城市里的所有场域,从允许水通过土壤自然排出的小规模“雨水花园”,到更大规模的人工湿地或池塘。

海绵城市”是2013年在中国首次引入的一种概念,在实践中成为“蓝-绿色”基建的良好范例。海绵城市的理念是,与其使用混凝土来疏导雨水,不如让城市与大自然一起吸收、清洁和利用水。因此,就像海绵一样,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吸收多余的雨水,而不会造成过度饱和。

例如,我们其中一位作者所居住的港口城市宁波,将3公里的棕地改造成了生态走廊和公园。

中国宁波人工湿地的“生态走廊”。 Image: Lei Li

上海还将其新建成的“星空之地”公园(因毗邻天文博物馆而得名)改造成海绵设施,使用可渗透材料吸收雨水。中国政府认识到海绵城市可以实现比仅仅依靠传统工程结构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比之下,拉各斯和其他沿海城市的情况更令人担忧,这些城市缺乏足够的工程系统,却又严重依赖它们来防止洪水泛滥。

我们需要有韧性的城市

在这项新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现有的防洪做法,并确定了它们的主要问题——那就是城市管理者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如当地工业、小企业和社区)缺乏充分接触。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接触是改善“蓝-绿色”基础设施成果的关键,由于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这种接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容易。 理想情况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应被视为所有这些不同群体的共同产物。

例如,海绵城市成功地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传统工程方案相结合。然而,这些城市往往难以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对于洪水风险的思考之中。我们认为,抗洪管理的关键在于让全社会尽可能的参与到防洪工作中,适应最严重情形的影响,并确保及时恢复到灾前状态。

缺乏这种社会参与会加剧洪水的影响,特别是在世界上那些更为贫穷和脆弱的地区。我们的研究强调,任何真正具有韧性的城市都必须有一个整合自然、工程和社会系统的洪水管理计划。

本文作者:

Olalekan Adekola,地理学高级讲师,约克圣约翰大学

Faith Chan,环境科学副教授,诺丁汉大学

本文与 The Conversation 合作发表,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陈达铿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话题:
气候变化森林业城市及城市化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这6项技术对于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Victoria Masterson

2024年3月31日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