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正在改变,企业该如何适应?
全球化的变化:破除陈规旧俗,建立全新联系。 Image: Shutterstock
分享:
实时追踪:
全球化4.0
世界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球化热潮,转变为过去10年的逆全球化浪潮。我们正在目睹全球化的深刻变革,它最初的定义是 “以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和更廉价的外国劳动力市场为标志的日益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发展”, 像中国这样的新行动者正在重新塑造着全球化的概念,电子商务成为趋势,新技术领域比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不断发展。
1990年,麦当劳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开设第一家分店时,我和许多人一样在那里排队。在此之前,肯德基在天安门广场开了第一家店。这些公司很快成为全球化的典型代表。许多公司纷纷效仿,进行收购,吸引新客户,迅速在世界各地开设工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上世纪90年代,外国直接投资平均激增50%。
今天,我们正在目睹一种相反的趋势。经济学人调查了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业绩记录,发现1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跨国公司的总销售额增长速度落后于国内同行。对于美国公司来说,现在本土市场的回报率要比跨国公司高出30%。跨国公司的其他举措也反映了类似的趋势: 优步2016年撤出中国,此前该公司每年花费近10亿美元与滴滴竞争。在印度, 沃达丰的客户正被印度本土公司信实抢走。
中国的文化、经济和商业影响力不断壮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该项目涉及亚洲、非洲、中东和欧洲几十个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超过600亿美元,这一倡议旨在加强地区和全球互联互通,预示着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时代即将到来。
技术崛起给全球和国内企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阻碍。布鲁金斯学会估算,五年前,数据自由流动为全球经济贡献了2.8万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11万亿美元。亚马逊、脸书和阿里巴巴等全球数字平台、互联网联通以及新石油——大数据,正在推动小型企业成为“微型跨国公司”。
个人直接参与全球化,利用数字平台学习、找工作、展示自己的才华,建立个人网络。约有9亿人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交流,3.6亿人参与跨境电子商务。
与此同时,竞争日益激烈,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发达国家农村和城市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市场之间以及最终人与机器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正在扩大。跨国公司越来越被视为不平等的代理人,面临来自各国政府和消费者与日俱增的压力和批评。
安可公关顾问公司最近的研究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高管中,只有14%的人已经准备好应对意想不到的地缘政治威胁,只有18%的人认为他们有能力应对招聘和留住经济增长所需人才的挑战。这项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今的企业需要有风险意识,能够接纳、适应风险。该研究得出的模型确定了具有迅速适应能力的企业的三个关键组成部分:积极领导、共享支持和企业文化。
积极领导包括诚实守信、透明公开、有远见卓识,包容多样的思维和观点,最重要的是,愿意采取果敢的行动。从主动设定“生活工资”,到保护移民和难民等弱势群体,许多企业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所有这些情况中,显然都是由最高管理层推动企业采取行动。
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曾说,他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成为一名激进的首席执行官,是因为受到了员工的鼓动。花旗集团的Michael Corbat接纳来自各方的公众立场,承认银行存在性别薪酬差距问题,并承诺要解决这个问题。《财富》CEO倡议、包容性资本主义联盟和B-team等,都表明领导者不得不就关键社会问题发表言论并采取行动,这一趋势正在不断上升。
安可公关顾问公司发现,参与公众政治或社会问题的人当中,绝大多数人(77%)称赞一家公司利用其业务优势解决社会问题这一做法, 不赞同把钱捐给慈善事业。多达88%的商界领袖认为,解决社会最大问题的方法取决于企业资源和创新。没有一家公司能单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外界参与,将不同的合作伙伴——从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到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公民社会和下一代学术人才召集到一起,建立孵化器,共同解决棘手的挑战。新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涌现,比如美国强生的JLABS(国际知名生命科学领域的孵化平台)、麻省理工学院的Solve和联合国全球契约。
一家公司如何对待员工,直接反映了该公司如何在全球运营。建立一个能够快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赋权中层并质疑企业现状的组织和文化至关重要。公司要想取得成功,领导者必须了解什么才能激励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企业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给员工赋权,允许员工拥有所有权和自主权。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的时代,跨国公司站在战斗前线,为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而奋战。思考这三个要素,对于构建一个能够经受住未来考验,能够快速做出反映的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Anna Tunkel, 安可公关顾问公司全球战略倡议和伙伴关系负责人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杜冰钰
编辑:刘宇彤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
更多关于 深度地理查看全部
Phil Baty
2024年6月17日
Sha Song
2024年5月30日
Andrea Willige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