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地理

你可能不知道的气候投融资

National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分享:
我们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论坛为 加速 深度地理 行动做了什么?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实时追踪:

中国

什么是气候投融资?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系吗?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投融资是指在一般投融资过程中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优化碳排放资源配置,或引导投资流向低碳产业、支撑我国经济发展低碳转型、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金融活动,特别涉及气候资金的决策、筹措和使用等。气候投融资是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加油站”,其规模、效率、效果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每个人的生活也休戚相关。

全球在做什么?气候投融资的需求和缺口多大?

如何解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一直是联合国气候谈判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为此,发达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谈判桌边对着发展中国家许下了“到2020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气候长期资金(LTF)承诺,通过绿色气候基金(GCF)、全球环境基金(GEF)、多双边金融机构等渠道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即便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乐观估计,发达国家撬动的资金支持总额也仅为600亿美元左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仍面临巨额的资金缺口。根据新气候经济(NCE)估算,到2030年全球气候投融资需求将高达93万亿美元。

中国在做什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贡献与行动?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着重提出了“出台综合配套政策,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更好发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作用,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及绿色债券等手段,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同时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以投资政策引导、强化金融支持为重点,推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在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有20处提到了“气候”或“碳”,并专门论述到“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通过直接赠款、以奖代补、税收减免、政策型基金、投资国有资产等形式投向气候领域,支持了大量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并撬动了广泛的社会资金。我国已经成为节能和低碳能源领域的投资大国,“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新增节能投资达到2.7万亿(2010年不变价),新增低碳能源投资达到3.1万亿。我国也已成为气候债券市场中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青岛银行等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总量超过了100亿美元。但这些仍满足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需求,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的认识和能力仍亟待提升。据估算,要实现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国每年仍需新增投资1.6万亿,资金缺口同样存在。

国内的企业可以做什么?你可以做什么?

在政府的多项政策扶持下,企业可以通过PPP模式、发行绿色债券以及充分运用碳资产抵押、质押、碳回购、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期货、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实现节能减碳、提质增效。目前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气候投融资创新工具,例如蚂蚁森林、广东碳普惠、北京汽车碳币等。老百姓可以在低碳生活和消费的同时,获取“绿色能量”用于植树、赢得“碳币”(由减排量产生的虚拟兑换券)实现购物优惠或参与碳交易、分享“绿包”。这些“小”的制度设计使得市场与民众将有可能为城市生态治理带来新的变革性的推动力。这样的大众参与本身即是一种绿色力量的教育和传播,将有可能带来乘数级的效果。尽快开启“互联网+碳金融”的大众模式,让“微生态”成为社会新风尚。

作者:柴麒敏、钟洋、傅莎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2024年亚洲大学排名揭晓,中国有哪些大学上榜?

Phil Baty

2024年6月17日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登录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Sitemap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