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水资源

世界粮食日的警示:全球每12人中有1人仍面临饥饿

2025年世界粮食日再次提醒我们,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始终存在。 Image: Unsplash/ Dan Gold

Andrea Willige
Senior Writer, Forum Stories
  •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该节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的认识。
  •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每12人中有1人仍面临饥饿。
  • 实现粮食安全需要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和有针对性的本地投资。世界经济论坛正通过“粮食创新中心全球倡议”推动实现公平的粮食安全。

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始终存在。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80周年之际,全球约每12人中有1人仍面临饥饿。随着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粮食价格持续通胀,我们看到粮食不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而未好转。

世界粮食日及其由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9年设立了世界粮食日,日期定为每年10月16日,以纪念该组织于1945年这一天成立。

世界粮食日旨在提高人们的认识,并动员行动,关注仍然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的全球大量人口。围绕世界粮食日展开的各类活动和倡议有助于践行粮农组织的使命,即制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应对这些挑战,并促进全球粮食安全,造福所有人。

世界粮食日的重点是加强粮食和农业系统应对多重挑战的能力。从极端天气到经济冲击,农产品系统在耕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粮农组织的使命是以可持续的方式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供应链、减少粮食浪费和损失,以及改善饮食。

世界粮食日的重要性

粮农组织在其2025年关于粮食安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饥饿比例已经再次逐步下降,从2022年占世界人口的8.7%降至2024年的8.2%(相当于每12人中有1人)。这意味着仍有约7亿人面临饥饿。此外,超过四分之一、即近23亿人去年面临中度或重度的粮食不安全;在6-23个月龄的婴幼儿中,只有34%在维生素和矿物质方面达到最低膳食标准。

疫情过去五年后,全球粮食价格仍然比疫情前高三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粮食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2050年农作物产量可能下降35%。这进而导致脆弱群体的营养不良比例增加20%。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可能加剧这一不良趋势。

粮农组织指出,在这些趋势中,低收入经济体承担着不成比例的重担。尽管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全球其他地区的饥饿问题仍在加剧。2024年,非洲的营养不良率上升了超过20%,西亚则上升了12.7%。

饥饿问题仍然存在,非洲和西亚受影响尤为严重。 Image: 粮农组织

2025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粮农组织强调,只有依靠跨部门、跨世代的全球行动,才能实现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目标。该主题旨在应对这样一种失衡现象:一些地区仍在遭受饥饿之苦,而其他地区却面临肥胖率上升和粮食浪费的问题。

粮农组织预计全球150个国家将采取集体行动。通过各类活动与宣传,政府、企业、民间社会组织以及全球公众等多方力量将携手合作,共同为构建更安全的粮食未来做出努力。粮农组织指出,世界粮食日是联合国日历上纪念活动最多的日子之一。

粮食不安全及加剧的原因

实现粮食安全意味着人们能够获得充足、安全、营养的食物,以维持正常的发育并过上健康的生活。而粮食不安全则相反。长期的粮食不安全指人们在较长时间内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来维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意味着缺少适合的食物,对生命构成威胁。

当前的粮食系统养活了全球大多数人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得益于化肥和灌溉的使用,人均粮食供应量增加了30%以上。然而,正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最新报告中所强调的,我们的粮食系统正承受压力。

不断增加的全球人口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粮食。然而,冲突和通货膨胀持续推高粮食成本。随着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降雨模式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影响粮食安全。

IPCC发出警告,所有这些因素都已经影响了作物健康和潜在产量。非洲干旱地区以及亚洲和南美洲的高山地区面临尤为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

农业是实现全民粮食安全的核心。联合国最近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新信息显示,全球公共农业支出在2023年达到了创纪录的7000多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2%。然而,在欠发达和最不发达国家,农业部门创造了约18%的GDP,农业支出占比却仅为4%。

不仅仅是农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也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气候变化、污染以及过度捕捞都对其构成威胁。

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的现有应对措施

粮农组织呼吁全球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并结合各国国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应对相关挑战,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为了应对粮食系统所面临的挑战,粮农组织呼吁各国政府:

  • 为最脆弱群体获取粮食提供支持,重点通过战略性的公共支出来提高市场透明度,从而稳定市场;
  • 调整贸易政策,取消出口禁令及其他类似的限制措施,以确保全球粮食市场能够持续运作;
  • 投资数据和信息流,以支持更高效的决策;
  • 通过投资有韧性的农业、研究、开发和基础设施,提升供应链效率,从而解决高粮价问题。

世界经济论坛通过“粮食创新中心全球倡议”推动实现公平的粮食安全,促进有意义、包容且有现实意义的技术应用,使粮食系统惠及人类和地球。该倡议聚焦于三个重点领域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即具有包容性的人工智能促进粮食生产、多元化食材,以及智慧水资源食品系统。该倡议获得了由250多位推动粮食创新、思想领导力和可扩展影响力的领袖组成的国际社区“食品创新者网络”(FIN)的指导。

本文作者:

Andrea Willige,论坛议程资深撰稿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狄陈静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食品与营养安全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食品与营养安全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食品和水资源
查看全部

Shaping the Deep-Tech Revolution in Agriculture

如何以气候战略重塑粮食系统、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 北京代表处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