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气候战略重塑粮食系统、促进经济增长

粮食系统转型兼具气候与经济双重效益。 Image: Reuters
- 推动粮食系统转型,是迈向气候与经济的双赢之举,预计到2070年将带来高达12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增长。
- 气候融资的关键抓手,在于粮食系统的“隐形中段”(加工、包装、仓储与分销环节),该环节有巨大的经济与环境影响力。
- 多家公司的案例表明,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是一举多得之举:不仅实现了减排降耗,更通过效率提升夯实了长期竞争力。
随着气候压力日趋严峻,全球粮食系统面临需求攀升、资源匮乏与可负担性挑战的多重压力,转型需求空前紧迫。
粮食直接关系到健康、教育与机遇。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它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因此,粮食系统一旦运转失灵,便将产生深远影响:不仅粮食供应减少,更威胁到民众生计与社区稳定。
由此可见,投资建设有韧性、广包容且可持续的粮食价值链,已成为一项核心战略要务。面对即将到来的纽约气候周和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关键议程,我们必须把握当下,通过推动粮食系统转型,护卫粮食安全、民生福祉与地球生态。
变革现状所蕴藏的回报极为可观。据德勤预估,粮食系统转型有望到2070年将带来高达12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增长,在实现粮价下降16%的同时,更能让全球共享安全营养食品的发展成果。
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亟需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模式进行系统性重塑,从而构建一个对人类福祉与地球环境都更具可持续、韧性且公平的粮食系统。
投资、激励与协作:转型的三大支柱
要推动这一转型,必须依靠精准的投资、有效的激励与跨领域的深度协作。而气候融资正是为此设计,以释放更大规模的投资潜力。
可再生能源市场展现出的巨大魄力,堪称范例: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已达数万亿美元级,2024年其投资额更超化石燃料高出8000亿美元,这充分印证了战略雄心辅以切实投资,必将带来巨大潜能。
在利乐,我们关注到食品价值链的“隐形中段”(食品加工、包装、仓储和分销环节),仍然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该环节贡献了高达40%的经济价值,占食品相关排放的18%,然而,其获得的气候融资份额仅为2.5%-4%。
该资金缺口制约了减损、提效及构建韧性包容粮食系统的进展。唯有撬动对该环节的投资,方能充分释放粮食系统转型的全部潜力。
该项投资效益已在中国乳业巨头蒙牛的实际案例中得到印证——通过采用利乐技术建成的全球首家智能乳品工厂,不仅实现能耗降低43%,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更通过降低32%的运营成本,全面增强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与运营韧性。

除此之外,蒙牛工厂凭借其成功实践,获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的认证,标志着其在数字化融合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一案例表明,定向投资既能提升效率与韧性,亦能证明可持续发展是解锁商业价值的关键密钥。
推动全行业减排有赖于各方的协同努力,包括建立非常规伙伴关系,打破壁垒、共享知识。
竞争品牌间合作的典范——Podback咖啡胶囊回收计划(参与者包括星巴克、Allpress Espresso和奈斯派索等)正是通过共建共享系统,实现了循环利用,减少了消费后废弃物。
加速粮食价值链的投资与创新刻不容缓,但我们更要确保这是一场公正的转型——让农民、劳动者和社区在向可持续系统转变时不仅能适应,更能站稳脚跟。
这意味着要制定能够创造公平机会、保障生计的政策,并构建确保转型中无人掉队的伙伴关系。真正的协作必须具有包容性、公平性,并植根于共同责任。
粮食:经济增长新引擎
粮食系统通过创造就业、支持社区和强化价值链,驱动着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以乳业为例,该行业对美国经济贡献卓著,创造近7800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并为全美提供超过305万个就业岗位。
据国际乳制品协会《2025乳业贡献报告》,该行业总计发放1980亿美元薪酬,同时为各级财政带来83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
“投资可持续性并非单纯的成本支出,而是驱动增长、增强韧性和共享价值的战略杠杆。”
这一经济影响力覆盖了从牧场到加工商、分销商及零售商的整个价值链,印证了该行业在支撑乡村经济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高价值就业岗位。
在哥伦比亚,乳制品行业是该国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产值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4.3%,并创造了超过70万个就业岗位。
通过利乐“乳业发展中心”模式,小规模农户与当地加工企业形成制度化合作,为其打通了获取先进技术、专业实践与基础设施的渠道,从而夯实了原料奶供应基础并提升品质。在哥伦比亚的项目中,农户月收入从242美元提升至379美元,实现57%的增长。
这些成功案例绝非孤例,它们证实了通过对粮食系统进行系统性重塑,完全可以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民生保障与产业竞争力的多重价值,从而赋能整个食品供应链。
业务价值的助推器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能够增强韧性、激发创新并推动长期增长。从能效提升到资源优化,企业正以全局视角审视运营,通过提升效能来夯实竞争壁垒,并开拓增长新路径。
这种全局思维若能在全价值链层面铺开,必将带来更可观的效率增益与价值红利。
此外,根据利乐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将其价值链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基准削减了25%。
这一进展主要得益于部署的三大举措:资源高效型设备、工厂全域优化和低碳包装方案。这有效帮助客户增强运营前瞻性,并灵活适应市场及政策变化。
践行远见,始于行动
投资可持续性绝非负担,而是推动增长、增强韧性与共享成果的强大引擎。如上所述,此类投资既能创造切实的商业回报,也在滋养更健康的社区与更公平的生计,最终形成双赢格局。
作为食品加工与包装领域的先进制造商,利乐始终致力于推动粮食系统转型,守护人类膳食安全、民众福祉与地球家园。
本文作者:
Lars Holmquist,利乐集团可持续发展与传播执行副总裁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黄思婕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循环经济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