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和00后正面临史上最严峻的就业竞争

最新数据显示:Z世代步入全球就业市场即面临严峻挑战 Image: 路透社/Gonzalo Fuentes
- 最新数据揭示了当前就业市场对新人的接纳状况,以及Z世代相较前代截然不同的职场行为模式。
- 自2024年1月以来,全球初级职位招聘量已下滑29个百分点。
- Z世代职场人虽频繁转换岗位,却始终充满抱负。
初入职场向来是段令人忐忑的征程。然而对于正启程的Z世代人才而言,他们恰在剧变时代开启职业生涯:面临更激烈的职位竞争、技术变革的冲击以及充满不确定性的成长路径。
任仕达最新调研覆盖11250名职场人士,并分析了全球1.26亿份招聘数据。研究表明,即便人才短缺问题持续加剧,各领域的初级岗位数量却仍在稳步缩减。
复杂的就业环境催生了一个核心矛盾:Z世代满怀雄心、能力出众,却在求职路上步履维艰。
数据勾勒出这代年轻人一种矛盾的状态:他们既意志坚定,又感到无所适从。企业若想真正激励并留住年轻人才,就必须重塑职业发展路径。

信心落差与稀缺的入门机遇
Z世代人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就业机会的持续萎缩。我们的分析显示,自2024年1月以来,全球初级职位招聘量已下滑29个百分点。
这自然导致了更激烈的竞争,因此Z世代人才似乎正被迫接受那些不符合他们长期抱负的工作机会。事实上,近半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当前的岗位与自己的理想职业相去甚远。
与职场前辈同期相比,Z世代的岗位流动性明显更高。他们职业生涯前五年的平均任职期仅为1.1年,而千禧一代、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在同阶段的平均任职期分别为1.8年、2.8年和2.9年。
约五分之二的Z世代认为,自身教育背景(或学历不足)是实现理想职业的障碍。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千禧一代(39%)、X世代(34%)和婴儿潮一代(27%)。
无独有偶,40%的Z世代表示其个人背景——例如社会身份或家庭环境——阻碍了他们追求理想事业。这一比例几乎是拥有同样忧虑的婴儿潮一代(24%)的两倍。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如此众多的Z世代人才感到自己被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或家庭责任等难以掌控的因素所束缚。这些桎梏,正于其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悄然消磨着他们的壮志。

Z世代对人工智能:既兴奋,亦忧虑
Z世代踏入职场时,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具备出色的技术素养,更怀有坚定的乐观精神。
超半数(55%)Z世代表示已在工作中借助AI破解难题,该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居各代际之首。相较去年48%的使用率,今年实现了七个百分点的显著跃升。
令人鼓舞的是,约五分之三(60%)的Z世代对其潜力感到振奋,该比例虽略低于千禧一代(60%),但已明显高于X世代(52%)与婴儿潮一代(46%)。
企业管理者正迎来重要机遇:若能善用Z世代对AI高接受度与积极态度,便打造出一支由AI赋能的新生人才队伍。然而,当务之急是确保所有员工都享有平等的职场AI培训与应用机会。数据显示,虽有46%的Z世代男性员工接受了职场AI培训,但女性员工中这一比例仅为38%。
尽管Z世代普遍对AI前景展现出热情,并具备与生俱来的数字素养,但其自我怀疑同样延伸至这一领域。在担忧AI冲击工作岗位的人群中,他们占比最高,达46%。
企业管理者需与人才紧密协作,共同应对这一复杂态势,确保Z世代不会对AI技术产生幻灭感。
志向高远,去留果断
尽管心存忧虑,Z世代人才依然着眼未来、志向远大。其中高达五分之二的人在考虑换工作时,始终以其长期职业目标为重,这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全局视野。这种雄心固然是企业在潜在人才身上看重的品质,但雇主也需为年轻员工指明清晰的成功路径——据报告,在寻找新工作的动因中,仅次于薪酬的第二大普遍因素,便是职业发展机会的不足。
对企业而言更值得警惕的是,超过半数(54%)的Z世代坦言正在积极求职,仅有11%计划长期留任现有岗位。面对这群既着眼未来又勇于探索机遇的年轻人,雇主必须着力重塑职业路径,让Z世代切实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为帮助实现他们的职业抱负,以下四项举措可供参考:
1. 设立清晰的职业发展里程碑
Z世代渴望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企业应构建阶梯清晰的职业通道,并辅以定期、实在的回报,以此证明自身正是Z世代人才能够持续成长、共赢未来的平台。
2. 加大早期职业投入
企业必须加大对初级职位及早期职业发展项目的投资。当下培育人才,方能保障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
3. 推行现代化学习策略
作为数字原住民,Z世代期望职场学习体验能够借鉴他们熟悉的学习模式——那些在学校和个人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与技术。企业应当提供实用性强、数字化优先的技能培训机会,包括对AI工具的应用。
4. 构建提振信心的企业文化
数据显示,Z世代人才普遍存在较强的自我怀疑倾向。建立能够增强信心、帮助年轻人才突破自身局限的文化氛围,将为企业锻造出能直面未来挑战的团队。
最后,Z世代已然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的发展蓝图:他们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充满雄心、渴望学习,并乐于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但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份薪水,更是工作的意义与清晰的发展路径。
为充分激发Z世代的潜能,我们必须构建这样的环境:使个人抱负获得相匹配的发展机遇,让职业使命感成为推动进步的核心动力。领导者肩负着率先行动的责任,亟需推动职业发展体系现代化、建设增强员工信心的组织文化。如此,我们不仅能成功吸引这代新兴人才,更将培育出推动未来发展的创新者与领导梯队——这正是组织持续繁荣的根基所在。
本文作者:
Sander van 't Noordende,任仕达集团首席执行官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黄思婕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劳动力与雇佣关系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