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的新引擎:AI如何驱动制造业迈入规模化落地时代

Image:  Igor Omilaevon Unsplash

Na Na
Lead, Industrial and Tech Transformation Content and Programming, Greater China, World Economic Forum
  • 当今制造业正处于一场深刻变革的节点。
  • 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黑科技”,而是正迅速成为产业升级、价值链重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力。
  • 在此背景下,今日于杭州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 “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论坛” 显得尤为及时——它不仅搭建了政策、企业与学界的对话平台,也为“AI+产业”这一话题注入了新的实操视角。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实践:AI正在进入“规模化”阶段

与会者普遍认为,AI部署正从“试点探索”向“业务大规模落地”迈进。换言之,挑战不再只是“能不能用”,而是“用得如何、用得快、用得好”。中国在这一方面尤为引人注目: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机制等方面,中国展现出加速趋势;“AI+”既指向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也涵盖能源、材料、物流等跨产业协同。

与会企业案例中,医疗、金融、智造、能源管理均已出现“AI 从实验室到工厂、从概念到产出的”典型项目。

这种趋势提示我们,制造业转型的路径正愈发清晰:技术驱动 → 业务场景 → 规模复制 →价值释放。

“AI应用之星”计划:让落地有迹可循

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是 AI 应用之星(MINDS)计划的现场授奖仪式。这个项目旨在挖掘那些真正具备“有意义、智能化、创新性、可部署”(Meaningful, Intelligent, Novel, Deployable)特征的 AI 应用。其意义可从两方面看:

案例导向: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工业智造、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入选项目,清晰展示了 AI 在不同行业的切入点与路径;

产业化导向:获奖机构不仅是技术提供者,也是产业赋能者,表明“AI +行业”正在构建合作生态、规模落地机制已初具雏形。

从公众视角看,这种“奖项+案例”机制,有助于将“AI 可落地”从理念变为图示:业界、政策界与社会各方能够看到“谁在做”“怎样做”“取得了什么成果”。

转型关键词:以人为本、负责任、可规模

在论坛的闭门研讨和利益相关者对话中,关键词反复出现:以人为本、负责任的AI、可规模化。这反映出以下共识:技术再先进,如果忽视人的因素(人才、组织、生态),就可能止步于“展示”而无法实现“部署”;AI 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效率或成本,更需关注伦理、安全、可解释性,以及数据治理等问题;规模化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从创始案例中吸取经验、构建模块化路径、形成合作生态。

简而言之:未来几年的关键,不是“有没有 AI”,而是“谁能负责任地让 AI 在真实世界中释放系统价值”。

为什么现在特别关键?

有几点值得公众和业界关注:

1. 地缘与产业双重驱动:在全球竞争加剧、产业链重构加速的时代,AI+产业成为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新路径;

2. 中国的优势窗口期:从政策到基础设施,从市场规模到企业活力,中国具备“从规模化实验向产业化落地”转变的条件;

3. 行业融合趋势增强:制造、能源、材料、服务等边界日益模糊,AI 成为穿透这些边界、打通“数字+实体”融合的重要工具。

因此,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政策与产业的汇聚,更是一个信号:产业转型新引擎已经启动,而“AI+”应用正在进入新常态。

下一步看点:从落地到生态,从案例到体系

未来,我们可以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向:如何让更多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AI+”实践,并真正实现可复制、可扩展;如何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生态,打破“单项目孤岛”,构建产业链协同机制;如何确保在追求效率与规模的同时,不忽视数据保护、人才培养、治理与社会责任。

AI 不再是“未来的技术”,而是“正在发生的变革”。面向产业、面向规模、面向社会价值,才是“下一阶段”的关键。通过此次论坛,我们看到“AI+产业”的动能正在汇聚,也看见了“从落地到生态”的路径正在被铺设。未来几年,那些能够将“技术潜力”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企业与政策,将真正定义新一轮产业竞争格局。

本文作者:

那娜世界经济论坛产业和科技转型议题中国区负责人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 北京代表处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