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全球数据中心爆发式增长,美国占全球45%以上

哈萨克斯坦一家数据中心的一名员工。 Image: 路透社/Pavel Mikheyev

Khalid Alaamer
Lead, Digital Trade and AI, World Economic Forum
本文章是 区域、贸易和地缘政治中心 的一部分
  • 在人工智能推动的需求下,全球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它们不仅是数字基础设施,更是高价值的投资资产。
  • 但能源消耗、监管复杂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在障碍。

如果您正在阅读这篇文章,那么这些文字已经从地球另一端的数据中心,经由数千公里的光纤或海底电缆,仅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传输到你眼前。无论您是在看电影、使用云存储,还是与AI聊天,你的数据都正在由大型、耗能巨大的“数字仓库”(即数据中心)中储存、处理并传送。

这些隐形巨头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支柱,而且它们的作用还在不断增强。随着行业不断演进,以应对这个永不停歇的数字世界,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正在激增,而这也带来了更多环境与监管方面的挑战。

什么是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容纳计算机服务器的物理实体设施,负责存储、处理和传输我们日常使用的数据。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数字时代的“仓库”——只是它们存储的是数据,而不是商品。

这些设施包含数千台高性能机器,全天候运转并保持冷却。有些可能像清洁间一样小,而如今有些已经相当于一个购物中心那么大。最大的设施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足球场,每一寸都挤满了服务器,支持着数百万人同时使用的整个云平台。

过去,大多数机构习惯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即放在建筑物内空调控制的服务器机房。但随着数字需求增长,以及对可靠性、安全性和规模的要求提高,企业开始将数据迁移到成本更低、专为大规模数据处理设计的专业外部数据中心。

全球对数据的渴求

随着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目前,全球数据中心产业估值达2427.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5840亿美元以上。亚马逊、谷歌、微软和Meta等科技巨头引领着这一潮流,其中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每五年几乎翻一番。

据估计,这些设施处理着全球超过95%的互联网流量,为数十亿用户提供实时连接。它们不仅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基础设施,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愈发重视数据主权与控制权。

数据中心仍然集中在发达国家。
Image: Visual Capitalist

尽管全球数据中心数量不断增长,但大多数仍然集中在发达经济体。仅美国就占据了全球45%以上的数据中心,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弗吉尼亚州北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附近——该地区通常被称为“数据中心巷”。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和英国,也是主要的数据中心枢纽。

不过,这一格局正在逐步改变。印度、巴西、肯尼亚、阿联酋和新加坡等新兴市场正加大投入,力图成为区域性数据中心枢纽。

推动这波增长的核心因素是AI的崛起,它比传统应用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例如,训练像GPT-4这样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会消耗超过170万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160户美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意味着需要数千颗高性能GPU连续运转数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正加速建设专门用于AI运算的超级数据中心,例如亚马逊的Rainier项目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斥资100亿美元打造的人工智能中心,以满足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海量计算需求。随着云计算、自动化、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市场对强大、智能且可持续的数据中心的需求必将日益增长。

数据中心淘金热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数据中心已成为全球投资界的热门话题。各国争相吸引数据中心落地,视其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从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到爱尔兰和肯尼亚,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税收优惠、快速审批通道和专属基础设施区,争取外商直接投资(FDI)建设数据中心。

为什么要如此抢夺?因为数据中心不仅是数字基础设施,更是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能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提升数字韧性。拥有一个区域性或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有助于吸引云服务、金融科技、电商、AI等相关行业的后续投资,增强整体竞争力。对许多国家来说,这类数字基础设施项目是其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投资数字经济不仅带来资本,更带来技术、知识和就业机会。

扩张面临的挑战

尽管市场需求高涨、各国积极招商,但数据中心产业仍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环保和基础设施障碍,可能会减缓其扩张速度。

能源消耗是最迫切的挑战之一。目前,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约占全球用电量的1-1.5%,而随着AI和云服务的普及,这一比例预计将大幅上升。尽管超大规模运营商正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创新冷却技术(如液冷和无水系统)的投入,但各地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求实现长期可持续性与碳中和。部分地区甚至因电网负荷或环保考量暂停了新数据中心的审批。

监管复杂性也是一大难题。不断增长的数据主权要求和跨境数据流动限制(例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国《网络安全法》),使得全球形成了高度碎片化的监管格局。这迫使企业将数据本地化处理,抬高了成本,造成“数据孤岛”,限制了其采用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全球数据中心的能力。

此外,行政壁垒也可能拖慢投资步伐——冗长的许可流程、严格的审查制度、变化莫测的外资规定,都在增加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行业也正日益成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交火点。超级计算芯片、光纤、先进计算硬件等关键部件的获取,已成为国家战略与贸易安全议题,受出口管制、产业政策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愈加严重。

因此,尽管全球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高涨,但其大规模建设与运营所面临的障碍也越来越复杂。这亟需更加智能、协调一致的政策应对,确保各国经济能够充分释放其潜力。

加入对话

世界经济论坛长期作为公私协作平台,深知要应对复杂的全球挑战,需要合适的人才共同努力。正因如此,我们正在汇聚来自数据中心全产业链的思想领袖、政策制定者和投资机构,共同构建一个“目标导向型社区”。

这个社区旨在打造一个协作空间,让公私部门就数据基础设施的贸易、投资与监管问题展开深入对话。通过识别关键障碍、分享实际解决方案、共同塑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我们希望推动数据中心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您从事与数据中心相关的技术、基础设施、政策或投资工作,欢迎加入我们的对话,共同塑造数字基础设施的未来。

本文作者:

Khalid Alaamer,世界经济论坛数字贸易和人工智能负责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编辑:万汝鑫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数据科学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数据科学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生物多样性为何值得投资?中国正在寻找答案

2025年5月16日

全球经济的三大长期趋势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