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阴影下,如何守护女童教育?

如今,女童教育正被国家偿债压力所牺牲。 Image: Areej Amin/Unsplash
- 2024年,在女孩接受教育方面面临最严重障碍的10个国家中,偿还债务的支出平均是教育支出的四倍。
- 当沉重的债务迫使各国优先偿还债务而非提供关键社会服务时,女童的需求往往最先被牺牲。
- 我们是否还要继续迫使国家在“还债”与“投资下一代”之间做出选择?还是我们愿意重建一个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马拉拉基金会将女童教育指标与国际发展金融组织提供的债务数据进行比较的分析显示,到2024年,女童教育面临最严重障碍的10个国家的债务偿还支出平均是教育支出的四倍。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不可持续。除非国际社会改变方向,否则将在未来几年严重妨碍了全球性别平等、发展和经济韧性的进展。
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政府不仅要面对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还要应对气候灾害、冲突、贫困加剧以及通货膨胀。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预算遭到削减,教室关闭,校餐消失,教师流失,心理健康支持服务也消失了。学校远非学习的避风港,反而变得破败不堪,对女孩来说尤其不安全。
这些都是全球金融体系对现实世界产生的影响,它正在辜负下一代——且尤其是女孩。
为什么现在必须关注这个问题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到2030年普及中学教育的目标)的实现进展缓慢。全球失学女童超过1.22亿,其中大多数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青少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失学女童的数量正在增加。数百万人无法争取接受中学教育的权利,并非因为缺乏进取的志向,而是由于她们无法左右的政治和财政决策。
债务是这场危机的核心。国际发展金融组织发现,截至2024年6月,在有数据的发展中国家中,超过30%的国家的债务消耗的资源超过了教育、卫生、气候和社会保障的总和。部分原因是,公共教育投资远低于全球共识的目标,即占国家预算的20%或GDP的6%。在太多国家,教育预算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而且还在下降。
此外,沉重债务也导致政府不得不推行紧缩政策。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协议的一部分,各国通常会采取支出上限、公共部门工资冻结和累退性增税的措施。这些影响往往对妇女和女童影响最为严重——她们对学校、营养项目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被进一步侵蚀。
当学校预算被削减时,女孩们首先被牺牲
当教育和支持系统资金不足时,女孩们会面临特殊的后果。没有校餐,她们挨饿,因为家庭有限的资源通常优先用于男孩。没有经济实惠的卫生巾或干净、安全的厕所,许多女孩在经期只能留在家中。就算能上学,路途遥远且不安全,她们也更容易遭遇骚扰或暴力。在经济压力下,家庭通常更倾向于为男孩支付教育费用。
去年,马拉拉基金会向来自30个国家的800多名女孩征询她们对教育的诉求。她们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她们渴望安全、包容、有赋能作用的教育。她们需要资助来支付学杂费,需要安全的交通工具和路线、理解她们生活的教师、经期健康支持,以及帮助她们为未来领导力和现实挑战做好准备的课程与数字资源。
这些并非奢侈品,而是最基本的学习保障。当国家被迫优先偿还债务而非提供关键社会服务时,女孩的需求便是最先被牺牲的。
债务加剧了女孩一生中的不平等
教育与社会服务的投资不足,其后果从童年便开始显现,并贯穿一生。年幼时,女孩失去了学前教育和营养餐的机会;青春期,家庭财务压力导致她们辍学或早婚;成年后,教育缺失让她们更容易陷入低薪、无保障的非正规工作,或因照护负担而完全退出职场。这一恶性循环不是偶然的,它源于全球性的政策选择——但我们可以打破它。
债务减免曾经奏效
20世纪90年代末,“重债穷国倡议”(HIPC)免除了世界最低收入国家1000亿美元的债务,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变革性成果。1990年至2015年间,参与国小学入学率增长了21.7%,男女入学率提高了8.7%,小学毕业率提高了13.7%。
然而,目前唯一协调一致的全球债务重组机制——二十国集团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却收效甚微。它程序缓慢、不透明,且无法强制私营债权人参与(他们目前已持有主权债务的相当份额)。更严重的是,该框架对性别问题视而不见,目前的债务可持续性评估忽视了国家在教育、医疗和性别平等等方面的投资能力。
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为了释放足够的资源用于女童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重新设计全球债务体系,使其服务于人民,而非债权人。马拉拉基金会的新政策简报概述了G20共同框架的五项改革,这些改革将有助于改变这种平衡:
1. 将债务偿还能力降至可持续水平
重组必须将债务偿还额降至不超过国民收入的10-15%,以进行社会投资。
2. 将性别和人权因素纳入债务评估
不应只看经济指标,还应评估一个国家提供教育、医疗和性别平等服务的能力。
3. 保障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支出
重组协议应该规定社会投资的最低门槛,尤其是能改善女童生活的项目。
4. 谈判期间暂停债务偿还
重组协商期间,应允许国家暂停向公私债权人偿还债务。
5.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共同框架”应纳入具有约束力的承诺与明确的减债目标,帮助各国合理规划。
不作为的代价
投资女童教育是行之有效、成本效益最高的发展干预措施之一。女童完成中学教育后,她们可以推迟结婚,生育更健康的孩子,更充分地参与经济活动,并加强民主制度。她们更有可能发挥领导作用、进行创新,并促使决策者承担责任。
世界银行2018年的一份报告发现,如果全世界每个女孩都能接受12年的优质教育,全球经济每年可新增15至30万亿美元的女性生产力与收入。如果我们任由债务危机继续吞噬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世界将失去七分之一适龄女孩的成长机会——不是因为资源不存在,而是因为全球金融规则并未为她们服务。
未来的选择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道义、政治与战略问题。我们究竟要继续让国家在还债与投资子女之间两难以对,还是愿意重建一个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本文作者:
Lucia Fry,马拉拉基金政策与倡导高级总监
Naomi Nyamweya,马拉拉基金教育融资与经济研究与政策经理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编辑:万汝鑫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可持续发展目标5:性别平等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