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0%的企业已使用AI工具筛选面试者,你准备好了吗?

未来的人才招聘关键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 Image: Unsplash
- 超过90%的雇主已经在使用某种形式的自动化系统对求职申请进行筛选或排序。
- 在文化契合度和沟通风格等方面,人工监督仍然非常重要。
- 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合作正在重塑招聘流程。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在2024年的实习项目中收到了315126份申请。同年,谷歌收到了300多万份申请,麦肯锡收到了100多万份申请。2014年至2022年,印度中央政府职位的申请数量更是高达2.205亿。
求职人员来自各种人才库,数量庞大,远超人力招聘人员的处理能力。更棘手的是,许多申请者会夸大或虚报自己的技能,往往导致招聘人员很难批量评估求职者的真实水平,也使真正合格的优秀人才被淹没在人群之中。
约88%的公司已经在应用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进行初筛工作。虽然人工智能被广泛采用,但人们仍然对其在招聘中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传统的人工智能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应聘者自述的信息,所以很难保证准确性。更严重的是,如果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简历档案不能与职位描述指定标准完全匹配,也可能被系统滤掉。
对话式人工智能面试官:招聘新方式
为了解决这些缺陷,micro1开发了一种完全对话式人工智能面试官,通过动态、实时互动准确评估面试者的技术能力和软技能。与静态的简历筛选或依赖历史数据和关键词匹配的传统自动化工具不同,这种方法能直接与应聘者接触,评估他们是否能真正胜任应聘的岗位。传统的招聘模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偏见问题,研究表明,个人履历相同的应聘者往往会因为姓名、性别或教育背景等因素而得到不同的回复。亚马逊曾因发现人工智能招聘工具会对包含“女”字的简历进行不公平处理而放弃该工具,这也凸显了此类系统会在无意中延续历史歧视的问题。
对话式人工智能面试官不再将重点放在面试者的自我资历报告上,而是专注于对技能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偏袒特定背景的风险,保持了公平性和一致性。它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能力进行适应性提问,有助于为非传统求职者、转行者和少数群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评估能反映其真实潜力,而不是沿袭过去的招聘模式。
现场实验结果如何?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Emil Palikot、Ali Ansari和Ada Aka与南加州大学的Nima Yazdani合作进行了一项实验,比较两种不同的招聘方式,评估人工智能驱动的招聘方式的有效性。在传统招聘模式中,传统的自动化系统对简历进行排序,招聘人员再挑选出排名靠前的候选人进入后续的人工面试。相比之下,人工智能辅助的招聘模式要求应聘者完成由人工智能主导的结构化面试,目的是评估其技术和软技能,只有表现优异者才能进入人工面试。应聘者会被随机分配至任一招聘模式,然后招聘人员根据简历排名或人工智能面试结果选择最优秀的应聘者。
实验结果令人震惊。接受人工智能面试的应聘者通过随后人工面试的成功率高达53.12%,而传统简历筛选组的面试成功率仅为28.57%。这表明,人工智能面试是一个高效的初筛工具,使招聘人员能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真正有能力的候选人身上。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主导的面试还进行了质量评估,根据面试问题质量和对话动态两个标准,对人工智能和人类招聘人员的面试记录数据集进行盲审和独立打分。人工智能主导的面试始终优于人类主导的面试。具体来说,人工智能面试的对话质量明显高于人类面试,而且提问与岗位更相关、结构更合理。重要的是,与人类主导的面试相比,人工智能面试的质量得分标准偏差更低,因此一致性更高,也就为所有求职者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的面试过程。
分析还发现,对话式人工智能面试尤其有利于年轻求职者和工作经验较少的求职者,而与传统招聘方式相比,女性求职者的应聘结果也略有改善。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作用不止提高人才筛选的准确性。我们对不同招聘场景的分析还表明,人工智能辅助的招聘流程可以显著节约成本。在一个典型场景中,与传统招聘方法相比,在招聘中使用对话式人工智能可使财务成本降低87.64%。这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承担了初步筛选的工作,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有助于招聘人员集中关注最合适的候选人,提高面试效率。
在招聘流程初期使用人工智能评估求职者资质,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初筛所花费的时间,将面试资源用在最有前途的候选人身上,简化招聘流程。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加快招聘进度,并为应聘者创造更公平的招聘流程。
人工智能在招聘领域的未来
未来招聘的关键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我们的实验表明,对话式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个高效的初筛工具,识别出具备合适技能的候选人,让招聘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关注更细微的因素,如应聘者的文化契合度、沟通风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监督也有助于完善人工智能驱动的流程,确保流程公平,并减少潜在偏见。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招聘人员,反而能通过减少重复性筛选任务使他们能更好发挥自己的职能,使招聘流程更加高效和公平。
也许最具说服力的是用户反馈显示求职者很享受这一招聘过程。他们不用再把简历投进一个不透明的系统,盲目等待回复,而是能直接参与到一个透明、交互式的全面评估过程之中。
除了评估之外,人工智能还有可能重塑人力资源规划,帮助企业预测人才需求、识别技能缺口并为员工推荐技能提升机会。企业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职业匹配机制,引导求职者选择与其优势和抱负相匹配的职位,而不是只看其过往经验。
随着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点必须始终放在合乎道德的实施和人工监督上。确保透明度、防止偏见和维护求职者的信任,是打造真正高效且公平的人工智能驱动招聘系统的关键。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招聘中的人类决策,而是提升人类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使招聘更具战略性、包容性和数据驱动性。明智拥抱这一变革的公司能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也能建立起更加多元化、更有活力和更具未来竞争力的团队。
本文作者:
Utkarsh Amitabh,Network Capital创始人
Ali Ansari,micro1创始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孙芊
编辑:万汝鑫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acilitated Healthcare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