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正在发生巨变,哪些城市能抓住机遇?

-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盛行的保护主义措施和产业政策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发生巨大转变。
- 企业必须重新考虑从生产商品的地点到如何招募人才等发展业务的一切。
- 一份新报告重点介绍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城市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实现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发生巨大转变,企业的参与规则也在发生变化。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来自保护主义的压力和产业政策,促使企业重新思考从生产地点、如何招募人才到如何扩大客户群的一切。
这种转变正在将经济增长从北美和欧洲转移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众多城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这四个地区目前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5%,高于2004年的33%,占世界人口的85%。根据联合国的数据,预计到2040年,这些地区将新增11亿城市居民,占全球人口增量的95% 。
根据奥纬咨询论坛新发布的《塑造未来的城市》报告,这些最成功的城市中有许多都具有相似的特征,这一报告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1,500个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的商业吸引力进行了评估。
全球快速发展城市的经验教训
虽然每个社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但最成功的城市通常在地理上距离贸易伙伴更近。它们还投资于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准备,并拥有吸引企业和消费者的酒店、零售商和劳动力。
其他国家也可以从这些塑造未来的城市中学习到经验。
不断变化的世界
新兴市场中机会的规模和广泛程度多年来一直在变化。如今,新兴市场中的机会已远远超出了特大城市。
渴望降低风险的企业除了对中国工业城市投资以外,开始在多个国家进行生产。这些战略通常被称为“中国+1”或“近岸外包”,这大大扩大了制造选择,尤其是对墨西哥和越南的城市而言,其合计占奥纬咨询报告中出口冠军的三分之一。
但它们并不是过去几年中唯一经历巨大增长的城市。达卡、曼谷和丹吉尔只是其他受益者中的几个,指数中列出的1,500个城市目前占全球商品出口的51%,高于2003年的37%。
地理位置的助益
虽然这一指数上最成功的一些城市是东京、上海和迪拜等著名特大城市,但大多数城市规模要小得多,近年来已演变成商业中心、交通连接器和出口冠军,如胡志明市、丹吉尔和波哥大。
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地理位置很重要,尤其是靠近重要市场的地方。例如,从墨西哥发货比从越南发货到美国要短20天。
同样,人口只有140万的丹吉尔也因靠近欧洲而受益。因此,它已成为汽车基地和非洲主要出口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跨国企业的投资。丹吉尔还建设了关键基础设施,包括非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设施和可再生能源,以吸引寻求清洁能源的外国投资者。
工业城市聚集在主要物流基础设施附近也有帮助。例如,胡志明市——出口冠军排名第二,交通枢纽排名第26——由于靠近主要港口,并且能够与附近的工业同行(如边和和土龙木)接触,它占据了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生产份额。该集群提供了更深厚的人才库和专业化机会。企业还可以在附近采购各种零部件,同时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
流动性至关重要
领先的城市与国内或国际旅行有着强大的流动性联系,使企业老板、员工和货物能够轻松地在全国或世界各地移动。
波哥大在商业枢纽排名中位列第37位,在交通枢纽排名中位列第36位,是该地区航空货运业的领军者。它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也是一个日益壮大的旅游目的地。
亚的斯亚贝巴同样已成为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拥有飞往90多个国际城市的航班,以及连接非洲大陆与制造商的强大航空货运部门。非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改善国内和国际连通性对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非洲,因为非洲内部的航空运力低于大陆内的航班。
商业中心是多方面的
最成功的商业中心是大型上市企业、工厂和酒店的所在地——这是当地经济深度的标志。
例如,伊斯坦布尔在交通枢纽方面排名第三,在商业中心方面排名第11,旅游业蓬勃发展,工业部门强大,零售业受欢迎,许多土耳其最大的企业都设在这里。这座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在2023年接待了5500万游客,酒店数量超过该指数中的大多数城市,其中包括许多高档五星级品牌。伊斯坦布尔的机场在乘客和服务城市方面也与迪拜并驾齐驱,领先于香港和新加坡。伊斯坦布尔1600万居民支持着蓬勃发展的零售业,其中不乏知名奢侈品牌。
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开发多个商业中心,使全国经济均匀增长。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商业中心,但土耳其还有其他主要商业中心,如安卡拉和伊兹密尔,这些城市也拥有强大的企业和零售业务。
相比之下,雅加达在印度尼西亚的商业活动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政府正在努力发展中等城市,包括其新首都努桑塔拉。
气候适应力至关重要
许多表现最佳的城市都容易受到气候风险的影响,出口特长的城市和商业中心各占三分之一。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东亚人口最容易受到气候相关危害的影响,而南亚和南亚非洲的人口同样容易受到影响,但也非常脆弱。
例如,在我们的报告中,迪拜的商业中心排名第八,交通枢纽排名第四,但却饱受酷热、水资源匮乏和洪水的困扰。迪拜正试图通过修复沿海红树林和开发先进的建筑降温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
同样,上海在交通枢纽排名中位居第一,商业中心排名第二,出口特长的城市排名第三,但也遭受洪水和台风的威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上海投入巨资修建了海堤网络、排水系统和监测系统。虽然这些城市通过投资于弹性来部分克服这些风险,但许多其他城市可能会发现获得必要的投资更加困难。
风险如何为城市带来机遇
在关税快速变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世界,城市有更多机会展现才华,企业有更多机会拓展到多个国家。
但要利用这些机会,需要投资,尤其是在机场和海港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那些加倍投资此类基础设施的城市(如迪拜)将从中受益,因为跨国企业不仅寻求重新平衡其供应商足迹,还寻求重新平衡其他类型的活动(如区域能力中心),并确保它们既能实现增长,又能抵御全球风险。
因此,城市面临的挑战是利用机遇并调动必要的资本来投资此类基础设施,以及培养支持业务增长的未来劳动力。
未来几年,领先的城市和落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可能会扩大。这一问题在当城市政府也必须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时将格外明显。但城市可以抓住机遇。
本文作者:
Ben Simpfendorfer,奥纬咨询亚太区论坛负责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贸易与投资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更多关于 城市转型查看全部
Michael Fröbel and Prince Arora
2025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