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未来网络领导力的三大趋势

地缘政治的变化正在影响未来几年网络领导力的议程。 Image: Getty Images/iStockphoto
- 持续的地缘政治变动导致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减少,也将影响网络领导力未来数年的议程。
- 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术的加速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网络安全格局。
- 随着千禧一代和Z世代成为劳动力主力,网络威胁正在向去中心化平台、加密货币交易所和互动媒体领域转移。
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合作晴雨表》向全球网络领导者发出了严厉警告。重大宏观趋势正在影响他们有效管理数字韧性建设的能力。
报告指出,地缘政治、经济和技术动荡的浪潮已导致全球和平与安全合作连续七年出现下降。
近期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和国内贸易压力扰乱了当前的全球网络安全联盟、网络和联邦机构的资金投入以及国际执法合作承诺。
网络韧性与传统安全领域不同。当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不断融合,全球供应的相互依赖性也似乎不断加深时,政治动态的变化就更难理清。
即便如此,地缘政治变化和国内政策变动也是三大战略宏观趋势之一,与变革性技术和关键人口结构变化一起,可能在未来数年影响网络领导议程的走向。
1.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新的国内政策
2024年大选让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这也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更多推动贸易和经济内向型政策的举措。
随之而来的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导致宏观环境更加不确定。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网络安全展望》所述,“地缘政治”是网络社区面临的头号挑战,因为它会导致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数据主权冲突,也会阻碍合作。
新一届美国政府成立之初,地缘政治的影响就已经在国内网络领域有所显现。这也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潜在网络蓝图,导致网络政策在多个方面发生变化。
首先,在国际合作方面,网络能力建设将受到限制,网络空间和技术供应链将进一步分化。
各国将加快推动供应商多样化、生产转移和加强本地基础设施的步伐。
最后,采取“以实力求和平”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在无意中加剧现有冲突,导致网络领域更加不稳定。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全球合作晴雨表》
2. 变革性技术和前沿技术
前沿技术的快速应用催生出了新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其速度甚至远超许多人的预期。
《经济学人》指出,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关键时刻”。自两年多前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投资高达数千亿美元。正如论坛新发布的《人工智能与网络报告》所述,四分之三的大型企业目前都已制定了积极的人工智能战略,网络领导者必须面对这一现实。

确保复杂应用程序及其变革性业务流程的安全存在固有挑战,但DeepSeek应用的发布再次突显了新工具、安全原则和必要能力的推进速度之快。
网络领导者还必须超越传统的信息安全实践,确保公平性、对抗鲁棒性和可解释性,这些都是企业高管目前对其人工智能投资所要求的信任基础。
在生态系统层面,Cloudflare首席执行官在瑞士的达沃斯举行的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韧性有可能改变攻击者与防御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然而,要实现变革性的网络防御,需要大规模获取相关专有数据,而这种数据的获取在本质上有利于大型超大规模服务商和端到端网络供应商。
这一原则是近期创纪录的股价和推动市场向少数几家主要网络平台供应商集中的主要驱动力。网络领导者应警惕这种市场集中和依赖性的潜在影响,因为其可能导致系统性影响、加速网络不公平或与一些国家的“主权”愿望相悖。
3. 千禧一代+Z世代=网络3.0
过去十年,重点一直是确保银行业、制造业和医疗保健业等传统行业的企业网络安全。现在,数以亿计的数字原生代消费者和工人在他们的网络旅程中与许多新兴行业的分散式、云和边缘基础设施进行互动。
因此,网络领导者需要关注和应对新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联邦机构已将这一问题列为一种新出现的系统性风险,需要采取紧急全球行动应对,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个市值已堪比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行业。
千禧一代拥有加密货币的人数超过拥有房地产的人数,这还不包括如元宇宙、虚拟现实或更新的应用程序等其他前沿平台,这些平台35岁以下用户人数高达数亿,但这些平台的网络框架完善程度不一,网络治理也未得到一致认可。

集体网络韧性
在全球局势紧张、经济逆风和技术快速应用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加强而非减少对话。
行业社区的网络韧性处于值得信赖的独特地位。即使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它也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找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和一条全球路径,实现繁荣、有韧性的数字未来。
尽管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这种集体网络韧性仍能识别出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国际能力建设和全球可互操作的最低标行业准方面。
这种韧性还可专注召集技术、商业和政策界人士,推动新兴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应用。
此外,它也能集中精力提高新数字生态系统和行业韧性,这些领域越来越重要,受到的保护却不足。上述努力共同作用,可为我们的数字未来保驾护航。
本文作者:
William Dixon,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副研究员
Filipe Beato,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安全中心负责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孙芊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网络安全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