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在应对全球危机方面仍未充分发挥价值?
![](https://assets.weforum.org/article/image/large_Bcj2Y-Fq16zwltvuVk-OR1RtK_pfPM_nur4rD-Uu_t8.png)
大学在解决全球挑战方面的作用跨越多个层面。 Image: Unsplash/Xavier Coiffic
Lindsay Hoo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大学在通过研究、教育和创新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方面至关重要,但其变革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 通过相互之间以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开展更具战略性的合作,大学可以扩大其贡献,并大规模推出可持续解决方案。
- 要实现可持续性成果,大学必须克服重大障碍,并确立明确的成功条件。
地球资源有限,环境持续退化,全球面临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持续发展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既要寻求可持续繁荣,也要增强发展韧性。
大学对于从多个层面应对这些挑战能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开创性研究探寻气候挑战的根源,提出最有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同时也能培养当今和未来的领导人才。
此外,大学也在创新新技术和开发企业和决策支持工具,帮助应对这些挑战。
然而,尽管大学已经具备一定影响力,但在支持社会大规模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危机方面,它们的知识、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大学之间开展更广泛、更具战略性的合作,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开展更雄心勃勃、更高效的合作,有助于提升共同努力效率,确保经济发展能够造福人类、自然和气候。但这样的合作并非易事。
合作面临的挑战
对有限资金的竞争、学术激励结构和职业发展途径并不总是有利于学术界内外的合作。
谈到与外部伙伴的合作,帝国理工学院校长Hugh Brady认为,部分问题处在大学的“展示窗口”上。外部利益相关者往往对大学的能力缺乏清晰的认识,可能难以找到与这类分散管理型的机构打交道的方式。
不仅如此,建立有效的国际联盟似乎越来越困难,也就更难以推动重大进展。
全球挑战日益政治化、对资金来源的审查日益严格、围绕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国家保护主义以及政府在研究、创新和教育方面缺乏长期投资,都是主要障碍。
但是,虽然面临着挑战,创新方法却能发挥重大影响。
推行新结构与新合作
大学内部和大学之间的合作都至关重要,可以结合各自优势,从而产生实际的、大规模的影响。
帝国理工学院通过建立四个新的跨学科“交叉科学学院”,解决了外部合作伙伴在了解大学能力时所面临的挑战。
这些学院跨越了传统的院系界限,创建了更大的研究人员社区,专注研究人工智能(AI)、医疗技术和气候科学等战略领域。
在202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9)就新的集体量化目标做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之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者们开展了一项新的跨学科合作,探索气候融资的未来。
这项合作整合了金融、地缘政治、衡平法和其他学科,让实践者参与提出创新想法,帮助世界实现气候融资目标。
剑桥大学与其他大学合作,推动最有前景的政策解决方案,也积极发挥身为大学的创新潜力。
如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研究实现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净零路径,与南非金山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召集领先企业为公共政策献计献策。剑桥还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发展全英国范围的创新集群,推动大学衍生企业发展,吸引投资,并促进英国全境的包容性经济发展。
通过伙伴关系释放影响力
要实现实际变革,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应对全球挑战,就必须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制定有效的国家、地区和地方性战略。
例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院(INSPIRASI)联合了印度尼西亚捐赠基金、高等教育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和四所印度尼西亚的大学,以及双方的研究人员、学生和行业合作伙伴,重点关注东南亚热带气候的气候变化缓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INSPIRASI还推广了可再生能源生活实验室等倡议,为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搭建桥梁。
地方性合作进一步凸显了利益相关方伙伴关系的力量。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与沙特电力公司的合作改善了针对沙特发电厂排放和环境条件的碳捕集技术。
这一合作最终成功在拉比格能源生产厂部署了碳捕集系统,为沙特阿拉伯的低碳转型和净零排放目标提供了支持。
同样,剑桥保护倡议(Cambridge Conservation Initiative)也是学术与实践合作的典范,推动跨学科研究与10个国际重点保护组织合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型。
该项目组的一些具体成果包括帮助瑞联银行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并管理一个大型项目,恢复欧洲各地的地貌和海景。
成功的必要条件
虽然全球已有许多范例,但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危机的恶化速度比解决方案的实施速度更快,因此还需要更多的范例,紧急行动势在必行。
大学在其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但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并制定优惠政策来促进创新,而企业和慈善家则可以提供资源,引导学术界往现实需求的方向努力。
将学术界、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民间社会召集起来的论坛,对于对话、寻找差距和建立信任至关重要,三者都是有效合作的关键。
世界经济论坛首创了“4P”伙伴关系模式,即促进大学教授、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慈善机构之间的大规模合作。
其中一个例子是航空影响加速器,这是一项涉及研究人员、建模人员、行业、政府和慈善机构共同参与的合作,旨在推动可持续航空发展。
其报告《五年规划航空新未来》(Five Years to Chart a New Future for Aviation)已经开始影响政府政策、行业研究和投资战略,并有望应用于食品、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领域。
随着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增加,大学必须通过战略合作提供解决方案。培养创意创新理念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学术界及其合作伙伴能够对现有局面产生变革性影响。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时候,潜在回报将不可估量。
本文作者:
Mirielle Eaton,世界经济论坛知识社群负责人
Lindsay Hooper,剑桥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研究所首席执行官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孙芊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可持续发展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