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哪些国家拥有最多的绿色岗位?

中国以超过700万个绿色岗位领先全球,占岗位总数的46%。 Image: Unsplash/Karsten Würth

David Elliott
Senior Writer, Forum Agenda
  •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绿色岗位的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以下是可再生能源就业排名前五的地区。根
  • 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促进有效能源转型》报告,继续对员工进行技能再培训以过渡到清洁能源工作岗位至关重要。

一份新报告显示,去年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的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增长率达18%。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可再生能源就业:2024年度回顾》,绿色岗位从2022年的1370万个增至2023年的1620万个。

IRENA表示,这一飞跃反映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设备制造业的持续扩张趋势。但全球各地的情况并不均衡。

以下是报告中绿色岗位排名前五的地区。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数量领先全球。 Image: IRENA

1. 中国——739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以超过700万个绿色岗位领先全球,占岗位总数的46%。其中,太阳能领域占比最高,岗位数量接近460万个。风能和水电领域也占据主导地位。

2. 欧盟——181万个工作岗位

报告指出,尽管欧盟各国在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方面位居前列,但在欧盟市场内部,设备制造能力的地区差异很大。太阳能领域的就业增长率尤其高,欧盟2023年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几乎是2021年的两倍。

3. 巴西——157万个工作岗位

报告指出,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分布在生物燃料、太阳能光伏和水力发电领域。水力发电是巴西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但没有太阳能和风能领域活跃,也不如生物燃料领域劳动密集度高。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生物燃料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美国。

4. 美国——106万个工作岗位

根据IRENA,美国进口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和服务比出口多三倍左右。美国大部分绿色岗位集中在生物燃料、向岸风能和太阳能光伏领域。如果计划中的公司投资得到落实,到2026年,美国的制造能力预计将增加十倍。

5. 印度——102万个工作岗位

印度是可再生能源设备和服务的净进口国,但出口量也有所增加,且在2023年拥有超过100万个绿色岗位。水力发电是其主要的就业领域,随后是太阳能光伏领域。印度在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方面全球排名第五。

绿色岗位最多的领域及其全球分布情况。 Image: IRENA

IRENA表示,报告的发现凸显了“全面的政策和投资在建立一支技能熟练且多样化的劳动力队伍”方面的重要性。这一点与世界经济论坛《促进有效能源转型》报告的发现相呼应。报告提出了继续推动能源转型的10条建议,并重点强调培养能源领域熟练工的重要性。

这包括对受能源转型影响的工人进行技能再培训,并推动即将获得新工作的工人培养新技能和能力。报告指出,在不久的将来,碳密集型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将会减少,公司和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员工进行技能再培训以过渡到清洁能源工作岗位。

本文作者:

David Elliott,论坛议程高级撰稿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狄陈静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Renewable Energy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能源的未来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的四个关键要素

Andrea Willige

2024年9月10日

High-Emitting Secto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Low-Carbon Suppliers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