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行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食物系统是排放大户,其中肉类和乳制品产业负担着最大的排放责任。 Image: Zhao Yangjun / Unsplash
食物系统与气候变化
谈到气候行动,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上,却忽略了奶制品等农产品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实际上,全球食物系统是排放大户。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发现,“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部门平均占2010-2019年期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21%。
其中,肉类和乳制品产业负担着最大的排放责任。
但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给乳制品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
极端高温会降低牛奶产量,气温波动会阻碍作物生长,水循环的终端将导致农场缺水。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到本世纪末,乳制品和肉类行业每年将因高温而损失399.4亿美元。
除了经济损失,这还将对整个社区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
乳品企业愈发认识到这一影响,并正在推动行业变革以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
从农场到餐桌
牛奶生产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效率(24%,而猪肉为8.5%),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由于饮食模式的变化、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长,到2050年,对乳制品的需求预计将比2000年翻一番。
然而,牛奶和其他乳制品生产的增加,也使得该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上升。这贯穿整个乳制品的生产周期:从农场使用的资源,到加工和分销,再到消费者的消费和废物处理,包括为养牛而开垦的土地,生长周期中的肠道发酵、粪污处理和储存,到产品包装和超市零售。
大豆和棕榈油等其它商品也大量应用于该行业。作为一种良好的脂肪补充剂,棕榈油被加入到了乳制品(如冰淇淋和奶粉)和动物饲料中,以提供能量并使产品能够保持乳脂水平。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
中国是全球领先的乳制品进口国和第四大生产国。2021 年中国乳制品零售总额为 620亿美元,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乳制品市场。
考虑到该行业的规模,中国对减少其农产品环境足迹的承诺,以及中国领先食品企业的净零战略,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极富意义的积极影响。
通过供应链推动可持续转型
最近,蒙牛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承诺到2030年实现完全零毁林供应链的乳制品公司。这一承诺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公司的工厂和牧场,确保使用零毁林供应链的产品喂养牛,并确保不会从可能导致毁林的供应商采购服务和材料。
这是可持续乳制品生产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蒙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全球第七大的行业领导者,为中国超过95%的城市家庭提供服务。其他中国食品巨头企业也加入了这项重要的零毁林承诺,包括中粮国际。
作为行业领军者,蒙牛的无毁林承诺将在未来七年内催化和推动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大规模转型。据承诺,其所有供应商,包括棕榈油和大豆的供应商,必须要确保其产品的可追溯性,并经认证为无毁林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85%的豆粕在榨油阶段后成为了动物饲料。考虑到超过其中60%的大豆进口于巴西,这样的承诺将会减轻关键的亚马逊生物群落中的毁林问题。
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角色
消费者在加速企业向可持续供应链的转型方面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消费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
根据 2022年安永未来消费者指数,每四位中便有一位消费者将“地球优先”视为购买决策的最大影响因素,排在“性价比优先”或“体验优先”之前。三分之二的中国消费者认同企业需要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这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企业应该在销售和营销战略中充分考虑这些正在变化的消费趋势。那些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减少排放,停止毁林,支持更多气候友好型消费的企业将增强其竞争优势,并在长期内改善消费者关系。
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越来越有兴趣为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和供应链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供资金,作为其自身自然和气候承诺的一部分。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期间被约200个国家采纳,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纷纷采取行动,更好地保卫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景观。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提供了一个自然相关风险管理和披露的有效框架。
将农户放在核心
虽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自解决环境危机,但每家企业都可以发挥作用,并有责任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蒙牛的零毁林承诺实现了人类、地球和经济的共赢,也为其他企业指明了方向。
世界经济论坛正在汇集来自供应链各环节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利益相关方, 推动和促进以行动为导向的伙伴关系和解决方案,解决世界粮食和气候危机。论坛与企业开展合作,将其雄心和承诺转化为可信和有效的行动。
食品系统转型中,农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向更有营养、更实惠、更为环境友好的食物系统转型,必须向农民,特别是小农户提供支持,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积极合作,并帮助农民利用技术创新的力量。这些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本文作者:
卢敏放,蒙牛集团总裁兼执行董事
梁锦慧,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自然与气候中心全球总负责人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