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两个小技巧轻松学习和记忆新事物
学习如何学习是一项关键技能。 Image: Unsplash/Anthony Tran
- 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和“间隔效应”(spacing effect)是学习的重要策略;
- “间隔效应”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小剂量的学习;
- “提取练习”要求学习者进行自我测试,以帮助自己意识到哪些知识自己已经记住了、哪些没记住;
- 这位教授说,学习如何学习对于在正规教育之外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Shana Carpenter 认为,将间隔效应和提取练习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对于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非常关键。
Carpenter 是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是《自然综述:心理学》书中一篇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对100多年来的学习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探讨。
“无论是实验室环境、教室还是工作场所的研究,间隔效应和提取练习的好处都已经得到了反复证实。但我们之所以还要发表这项研究,是因为这两种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流行起来,”Carpenter 说,“如果人们一直以来都会用这些方法,其学习成效将能大幅提升。”
在论文中,Carpenter 和她的合作者将间隔效应描述为一种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小剂量学习的策略。这与那种考试前一晚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正好相反。一项研究显示,与在一天内就接受完所有手术培训的医学生相比,在三周内接受多次培训的医学生在两周后和一年后的测试中表现更好、手术操作更快。
Carpenter 说,关于练习课程之间要间隔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则。但研究表明,在忘记了部分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后再回顾学习材料非常有效。
提取练习则要求学习者主动回忆自己之前学过的内容。它的形式多样,包括抽认卡、模拟测试和开放式写作提示等,能够帮助学习者意识到哪些知识自己已经记住了、哪些没记住。论文作者强调,如果能主动检查自己的回答是否有错误或立即寻求反馈,学习效果会更好。
有200多项研究都表明,与不涉及“提取”的学习策略(如反复阅读课本)相比,提取练习一般能让人们把信息在大脑中保留更长的时间。
作者认为,把间隔效应和提取练习结合起来的人记忆效果可能最好。
Carpenter 表示:“遗忘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即使你再努力也无法阻止遗忘,但你可以用提取练习和间隔效应来减缓遗忘。”
Carpenter 认为,提取练习和间隔效应之所以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使用,部分原因是人们还对学习抱有错误的理念。
“可能人们最大的误解是,必须轻松地学习才能有效果,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Carpenter 说,“如果你能坚持一下,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这些挑战,那么相较于那些一直感觉学习很容易的人,你的学习会更持久、更有效。”
简单地给课本划重点或反复阅读课本,感觉要比动笔写作文练习题要容易。但是,如果没有主动做知识检查,在大脑中提取自己所学的信息,就会有更大风险落入作者所说的“学习的幻觉”中。
Carpenter 承认,许多人不喜欢犯错,或者不能接受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这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安全感、对失败的恐惧,或其他一些他们想避免的情绪。但是,他们很有可能最终还是不得不在更重要的时刻直面自己未能学会的内容,比如在考试或工作演讲时,而那时的代价无疑更大。
Carpenter 说,她会用电子工具(如在线练习测验、选择题等)把提取练习和间隔效应纳入大学教学中,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方法能将这些学习策略引入课堂。
她举了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例子,这位老师所用的方法在最近举办的一场学术会议上得到了认可。这位老师在上完分数课的几天后,让她的学生分享自己还记得的所有分数知识,作为一项开放性的集体活动。
Carpenter 说:“孩子们说得越多,记起来的就越多。他们谈论分数知识的时候也很兴奋。”
她还分享了另一个故事:一位中学教师经常投屏之前课上给过的练习题,学生们在便条卡上写下答案,然后自己核对答案或进行小组自由讨论。
Carpenter 指出,这两个例子中的老师都不会给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打分。相反,她们提供的这些练习机会是低风险,甚至是无风险的,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让他们认识到错误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能给学生带来超越课堂的收益。
她说:“学习如何学习能让你在接受完正规教育后,仍然知道怎样正确学习,并收获成功。”
本文作者:
Rachel Cramer,爱荷华州立大学
翻译:张一凡
校对:江颂贤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教育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