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尚处于早期的肿瘤与抗击疫情同样重要
- 如何经济且高效地应对癌症威胁是“后疫情时代”全球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 将防控癌症的关口提前,对高危人群加强早筛,在癌症初期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人痛苦和减轻其经济负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癌症早筛领域的液体活检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癌症全周期管理
在过去十三个月,新冠疫情夺走了全球250多万鲜活的生命,但随着防护升级及疫苗的陆续上市,我们看到了走出新冠疫情阴影的希望。与此同时,有一种比新冠更为持久、可怕的疾病,始终威胁着人类健康。这种疾病带来的阴霾,也将在很长的时间里继续下去,它就是癌症。据最新统计,仅2020年,世界癌症死亡人数已逼近一千万。
如“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报告所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公共卫生资源相当一部分被用来应对疫情,这减缓了对癌症的研究、预防和治疗;同时,疫情还影响了大众收入,使更多家庭承受着更大经济压力,这对患癌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在过去一年中抗击疫情的努力和成绩全球有目共睹,但是在应对癌症的威胁方面,我们仍任重而道远。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
因此,如何经济且高效地应对癌症威胁,成为了“后疫情时代”全球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对抗癌症已经不仅仅是患者和患病家庭的事情,这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策。无论是五年前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还是最近结束的全国两会,围绕癌症防控的策略和技术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了战胜癌症,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研究。在不断的探索中业界逐渐达成共识,将防控癌症的关口提前,对高危人群加强早筛,在癌症初期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人痛苦和减轻其经济负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生物科技的进步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癌症全周期管理。尤其在癌症早筛领域,选择一种可普遍适用,操作程序标准化,且经济又精准的技术尤为重要。
其中,液体活检技术已成为癌症全周期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液体活检是指通过检测人的体液(比如血液、尿液等等)中的生物标志物,来进行癌症检查的一种手段。它与传统组织活检或影像学检测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检测方便、安全、不会因穿刺或射线造成损伤、可检测的肿瘤类型多,发病早期即可能检测到信号等等。
液体活检将突破癌症早筛的关键技术瓶颈。
中国虽在生物科技领域起步较晚,但在基于液体活检的关键技术,中国癌症精准医疗企业展现出后起之秀的潜能,率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基于液体活检技术的肝癌早筛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成果,对更多高发癌种的早期筛查研究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成果亦被国内首个面向患者的肝癌防治指南引用,为精准抗癌提供攻略。
中国企业的关键原研技术,可以在不降低灵敏度的前提下实现对一份血液标本的多次检测,以及对多种不同类型标志物的同时检测,从而获得更全面、准确的信息,不仅能够达到简单快速且精准的检测,同时在应用和推广上也将更具有优势,且已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结合国内优秀的原研技术,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于2019年启动了一项肝癌早筛液体活检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HIT),这也是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专项中的一部分。其最近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原研的液体活检肝癌早筛检测产品在1615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前瞻性队列中实现了88%的灵敏度与93%的特异性,显著优于超声检查联合甲胎蛋白检测71%的灵敏度与95%的特异性。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被本次HIT研究诊断出肿瘤大小的肝癌患者中,49%处于早期阶段,即肿瘤小于三厘米。这些患者的预后效果一定会远优于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小于三厘米的肿瘤,原研的液体活检早筛技术灵敏度为85%;对于三厘米到五厘米的肿瘤,其灵敏度为96%。
在技术的帮助下,癌症早期难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实现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的目标还需要我们负重致远。以肝癌为例,我国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还不及日本的一半 (如图所示)。
世卫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增确诊患者数达1930万人,全球每5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会罹患癌症,预计到2040年全球新发癌症将达到2840万例,比2020年增加47.15%。
UICC 首席执行官 Cary Adams 博士在今年世界癌症日强调:"我们必须采取更多预防措施,尽早诊断,并确保所有癌症患者都能获得所需的优质治疗。"
液体活检早筛产品的标准化,便捷性和经济性也愈发被中国市场接受,已有液体活检早筛产品在中国实现了体检机构、医院和政府民生项目三大商业路径布局,为更广泛的癌症高危人群提供创新技术解决方案。而癌症防控知识的普及,新技术的市场教育以及行业管理标准的完善,也需要全社会携手,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
本文作者:
王思振,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全球健康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