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保持海洋讨论的热度
距离全球海洋行动线上会议——线上海洋对话的开幕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海洋盛会,以完全虚拟的方式召开、面向所有关心海洋问题的人开放,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来自54个国家的304名政界、商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团体的发言人在55个场次上发表了观点和见解,9个国家/政府的首脑发表了视频或在线讲话,参会者多达一千多人,直播对话的观看量达到了78.5万次以上。
在新冠疫情话题仍然占据全球讨论核心的时候,一场线上海洋对话为何能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问题存在且未被充分认识和广泛关注
占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人类活动和人类发展息息相关。这样的表述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然而,究竟如何息息相关,却并非所有人都有着清楚的理解和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对非沿海地区的人来说,与空气、淡水、气候等问题相比,海洋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会存在这样一种误区,似乎觉得该操心海洋健康的是渔民、潜水爱好者等直接相关者,而自己的行为并不会对海洋产生多大影响;如果不吃海鲜,甚至有人可能会认为海洋的健康变化对自己的生活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
而事实上,海洋的重要性远超于普通人的想象,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增加导致海洋酸化、死区、有害藻华、生态系统退化和全球变暖,使海洋面临着严重威胁。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压力和带来的威胁,并与自己的行为和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海洋为数十亿人的生命提供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然而,人类活动正在导致海洋健康的明显下降,我们从中获得的服务和资源的短期和长期价值也在减少——海洋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海洋的挑战,最终会带来气候、安全、食品乃至健康等与人类生活和生存直接相关的问题,关系到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挑战与机遇并存,海洋具有非凡的韧性,如果我们下决心来进行改变,尊重海洋、摒弃不可持续的行为,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发展和保护之间平衡,一切还不算太晚。与海洋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和群体众多且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关于海洋的讨论和行动仅仅依靠科学家、政客、环保团体是不够的,需要连接世界各地的不同社区,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寻求解决方案,需要每个人的积极意愿、团结合作、保护雄心、创造性思维来实现所需要的改变。
可量化的保护目标未被全面采纳和实施
海洋保护区域是维持海洋长期健康的关键杠杆,有效地保护关键的海洋栖息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海洋产能和生态系统复原能力、促进渔业发展并保护渔业不受种群崩溃的冲击。
2010年,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11,国际社会同意到2020年有效保护全球10%的沿海和海洋区域。这个目标在2015年被纳入并再次确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 (水下生命或 “海洋目标”)的一部分,今年也将到期。尽管在过去一些年里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7.44%的海洋受到保护。与此同时,一些海洋保护区的实施或管理仍不理想,仅仅停留在纸面。
科学研究为人类敲醒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警钟, 同样也敲醒了海洋保护和保育的警钟。科学研究表明,要实现一系列生态、社会和经济目标,我们需要一半的海洋处于自然状态,我们需要在下一个十年保护至少30%的海洋。这个数字与现在的7.44%相比,需要提升的空间显而易见。若想得到全面采纳和落实,需要世界各国做出相应的承诺,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虽然在长期和整体来看,30%的保护目标将带来毋庸置疑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益处,但却要求短中期的、部分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做出牺牲或妥协。这就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磋商,并非一个简单的课题。
与此同时,海洋保护区域的设立不能是随意的,因为不是所有海域的价值都一样;海洋保护和保育当然也是有成本的,需要克服在短期和局部范围内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公平的原则、科学的指引、合理策略的制定等等,无一不需要更多的讨论和共识。
到2030年保护30%的海洋,是国际社会可以共同努力的第一步,这一步的迈出,将对未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归根到底,我们无法承受的不是“保护”的成本,而是“不保护”带来的恶果。
促进有雄心的行动和更高效的合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持续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一直到今天,尽管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但是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了解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问题,诞生了《巴黎协定》 “1.5摄氏度”控温目标,各国纷纷制定自主贡献目标和实施政策与方案,相关行业尤其是能源部门在节能增效上做出了巨大的改进,普通老百姓生活中也开始关注减少碳排放。
与气候变化获得的全球关注和努力相比,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海洋面临挑战的认识远远不足,或者说,即使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哪些挑战亟需解决、需要实现何种量化目标、哪些部门应该率先做出努力、如何实现“保护”和“发展”两个群体之间的协作等仍然不是非常明确。
可以说,与其重要性相比,海洋所获得的关注实在太少了。为了应对海洋面临的紧迫挑战,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行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快速度、扩大规模。“健康的海洋”,应当作为主流化思想,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的优先事项,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水下生命或 “海洋目标”)与其他16个目标的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建设低碳港口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将刺激创新,建立重要的基础设施(与SDG 9相关);扩大海洋可再生能源潜力,预计到2050年将贡献全球新增电力的10%(与SDG 7相关); 如有报告显示,到2050年,基于海洋的减缓方案可将1.5度温升目标的“排放差距”最多减少21% (与SDG 13相关)。
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使今天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讨论交流,不仅可以有利于分享挑战和障碍,还有助于发现问题,并聚焦、复制已经存在的解决方案和创新路径,激发新的倡议和行动。
讨论如何聚焦?
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全世界对人与自然的新一轮思考,也成为了一个激发变革的契机。
后疫情时代,海洋相关产业如何在恢复的过程中抓住新的机遇,政府和金融部门如何做好政策指导和投资指引,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如何在保护和发展的平衡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从挑战的紧迫性、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来看,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污染治理,可持续渔业,蓝色海产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数据收集、研究和监测,蓝色经济/蓝色金融等都将成为热点话题,与非法捕捞、深海采矿等相关的国际秩序和规则也将逐步建立和细化。
依赖海洋资源的行业企业如渔业、水产养殖、滨海和海洋生态旅游、海上交通运输等可以尽早采取行动,停止用对立的眼光看待工业生产和海洋保护,并主动制定创新机制来推动海洋保护工作,进而保护自身业务运营能力。
很多新的捐助者和资金正在进入这个领域。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很可能成为各国政府实现海洋保护和保育目标的重要伙伴,他们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目标设定阶段提供相关科学和信息,成为政府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和规范的参考依据;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贡献于资金部署、技术支持和具体行动。此外,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可以帮助向公众传播关于海洋保护区重要性的信息,搭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海洋保护和保育的主流化。
本文作者:
谢茜,海洋行动之友项目负责人(中国),世界经济论坛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海洋
分享:
更多关于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 查看全部
Andreas Obrecht and Anna-Maria Fyfe Hug
202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