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亚洲正在塑造能源行业的未来

中国目前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产量的近四分之三 Image: 路透社

Francois Austin
Partner and Global Head of Energy Practice, Oliver Wyman
本文章是 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的一部分

第一个发现光伏效应(阳光产生电能)的是法国人,第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由美国制造。但是,当阿布扎比决定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发电项目时,他们选择向东方国度寻求帮助。

阿联酋与中国及日本公司合作建造的设施,将于今年正式投入运行,其320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峰值容量为1.18吉瓦。亚洲目前代表着太阳能的未来,因为亚洲的太阳能发电量比地球上其他地区都多,而中国则比其他国家都多——亚洲站在了全球能源转型(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及核能转型)的舞台中心。

脱碳正在以超出大多数消费者(甚至是大多数管理者)想象的方式改变着能源行业和世界经济的面貌。正如电气化趋势所预示的那样,除了从分子到电子的过渡之外,能源行业的经济基础也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并重新定义了公司的层次结构,以及能源行业的地缘局势。

您读了吗?

在能源方面,亚洲可以被比拟成重达800磅的大猩猩。 首先,其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其成员国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能源消费大国。 BP(英国石油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40年,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将占全球能源需求的43%,同时占能源需求增长的50%以上。 相比之下,经合组织(OECD)的36个国家(包括美洲和欧洲大多数大型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将与现在的状况持平。

中国阳光灿烂的前景

中国这样的地方已经是非化石燃料基能源和技术的最重要供应商之一。 到2017年,中国拥有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产量的72%; 相比之下,美国为1%,欧洲为2%。 在八家顶级生产商中,有六家是亚洲生产商。 把水力发电排除在外,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而欧盟仅占四分之一,美国仅占14%。与此同时,中国在水力发电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交通运输电气化的发展以及对可再生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中国可能在此领域形成垄断。 中国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至少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这些锂离子电池用于电动汽车(EV),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某些研究估计其份额接近70%),且看起来中国很可能到2028年都能够保持其领先地位。中国除了是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外,还控制着大部分产能。

中国还是电池主要原材料——锂矿的第三大开采国,锂因其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而常被称为“白色石油”。 中国的生产商还购买了世界第二大锂矿开采国智利的库存(澳大利亚位居首位)。

中国和印度占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近一半 Image: BP《2019年世界能源统计回顾》
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当然,气候变化迫使能源行业进行生存转型,最终可能会彻底消除化石燃料。 尽管大多数石油公司高管会在这种转变走向其不可避免的终点前离开人世(或至少已经退休),但他们已经切实感受到化石燃料需求的放缓。

总部位于瑞士的能源和商品贸易公司维托尔(Vitol)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4年左右达到顶峰。 商业情报咨询公司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认为,发达国家的化石燃料需求可能已经达到顶峰,而经合组织(OECD)预计到明年将进入结构性下降。 未来五年,全球范围内的液体燃料需求增长率将急剧下降。

相比之下,电力需求似乎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全球的电气化率持续上升,到2030年,亚洲的覆盖率预计将接近100%。电力需求的大部分增长可能由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提供,而不是通过化石燃料发电(预计天然气将在未来的几年中继续发挥作用)。 电力需求也可以通过发电权的下放来弥合,例如最近在马拉维和孟加拉国的农村电气化项目,那里的农民和村庄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和小型发电机自己提供电力。

尽管气候问题日益紧迫,可再生能源成本迅速下降,但由于化石燃料的税前/税后补贴仍然存在,这种能源消费的转换速度仍不确定,这使得消费者不愿做出改变,不愿意转向对环境更有利,且通常更便宜的能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估计,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税后补贴(由于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社会成本所造成的高昂外部性)在2017年总计达5.2万亿美元

不管速度如何,毫无疑问,这场变革已经是进行时。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是其中最大的城市)作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仍在与亚洲伙伴合作建设太阳能和核能设施——他们看到了能源行业的未来。

本文作者:

Francois Austin,合伙人,奥纬咨询。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陈达铿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中国

相关话题:
能源转型深度地理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Net-Zero Industry Tracker 2024

Nature Positive: Cities’ Efforts to Advance the Transition – Durban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